【武漢肺炎】大數據分析:比起疫情和病毒 全港最關心的只有一樣

撰文:陳晶琦
出版:更新:

俗稱武漢肺炎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持續,慧科訊業日前發表一份報告,當中透過「慧科疫情指數」以大數據及人工智能,了解疫情相關網上帖文佔總帖文的比例,以及帖文箇中的互動以反映網民的關注度。
同時,慧科研究團隊分析發現,網民的關注度與每日確診人數並不成必然正比,且相比起武漢肺炎的確診情況,口罩才是網民最關心的事,並成為熱搜關鍵字,成為跨政見、跨階層、跨背景的全民話題。

▼疫下香港 口罩、搶購、衝突、寒冬▼

+9

慧科研究小組結合大數據運算模型,以及人工智能本分析技術,分析由1月1日至2月14日逾28萬篇疫情相關帖文、逾1,092萬則網民留言及近34億次網民互動。研究團隊得出報告,從網民民情趨勢、關注話題、官員民望及民意情緒得出四方面的發現。

民情趨勢方面,為探討疫情下的香港民情,「慧科疫情指數」由今年1月1日展開。根據資料,本地傳媒於去年12月31日始報道疫情,惟慧科大數據發現網民最初對疫情關注及討論度並不高,於1月20日前疫情話題僅佔所有網上討論話題10%,至1月20日關注疫情的帖文才急增、及後升至逾40%,並於1月30日達到高峰,網上討論約八成都與疫情相關,幾乎是「全民皆談疫」的地步,直至2月4日之後疫情帖文比才有回落趨勢。

報告指出,疫情於1月20日在網上討論急增的原因為,當日內地疫情專家鍾南山確認新冠肺炎出現人傳出,接連民間出現搶口罩潮,疫情相關帖文隨即席捲社媒,並引發其後話題。

慧科人工智能對熱詞的分析,揭示過去個半月,除最多人提及的「武漢肺炎」外,便是「口罩」,在帖文出現次數高達12.3萬次。(資料圖片)

關注話題方面,報告指出至2月初,口罩仍是熱議話題,醫護罷工亦成為網民談論焦點。大數據發現,關注指數最高3天,分別是2月3日、4日及7日,而這三天網民對於反饋度最高的帖文分別為:2月3日「立場新聞」兩則有關醫護首日罷工的相關報道;2月4日網媒「100毛」一則訪問市民對醫護罷工看法的帖文;立法會議員譚文豪在專頁上,批評林鄭月娥呼籲官員減少戴口罩的帖文;2月7日「HKTVmall」專頁自述王維基到台北尋找製造口罩方法;「King Jer」娛樂台專頁對此的回應。

報告指出,慧科人工智能對熱詞的分析,揭示過去個半月,除最多人提及的「武漢肺炎」外,並不是「病毒」、「疫情」、「肺炎」,而是「口罩」,且在帖文出現次數高達12.3萬次。研究團隊認為,此情況反映疫症之下,民情更聚焦政府應對抗疫物資的能力,多於擔心疫情惡化。

「口罩」成為網上熱詞外,「醫護罷工」亦成為網民討論熱議詞,由1月1日至2月14日數據期內共出現3.3萬次。(資料圖片)

至於網民熱議的「醫護罷工」共出現3.3萬次;連日成為傳媒頭條的「封關」話題僅出現3萬次,雖然躋身熱詞二十位,惟關注度遠於民間搶購潮。

「口罩」成為「武漢肺炎」以外的熱詞之首,研究團隊又發現,口罩相關帖文量從1月22日市民在市民搶購口罩起,至29日立法會議員蔣麗芸在社交平台教授大家蒸口罩重用,引發更多相關討論。

同時,不少網媒接連出帖教授網購口罩攻略,包括如何防止被cut單、網購點涵蓋美國Amazon、日本樂天等,反映港人口罩搶足跡遍布全球,且線上口罩搶購潮較線下現實搶購滯後數天。

報告分析,「口罩」討論突破網絡一般的「同溫層效應」,成為跨政見、跨階層、跨背景的全民話題,亦引伸政府應對口罩的能力很大程度會牽引民情、影響管治心及民望。

報告指出大數據發現最值得網民關注、最能牽動網民情緒的首位,是領導防疫督導委員會的特首林鄭月娥,數據期內特首被提及14,863次。(資料圖片/梁鵬威攝)

官員方面,報告指出大數據發現最值得網民關注、最能牽動網民情緒的首位,是領導防疫督導委員會的特首林鄭月娥,數據期內特首被提及14,863次;較第二位的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錄得7,162次多逾一倍。

報告又指,官員及專家以外,仍有三個名字特別受網民關注,分別為王維基、李嘉誠及蔣麗芸。王維基到台灣採購口罩機計劃自製口罩的被提及度居於第10位;李嘉誠以基金會名義捐款一億元支援武漢醫生、並在旗下百佳超市及屈臣氏出售口罩,被提及次數達842次,居於12位;蔣麗芸則排第7位。

民意情緒方面,慧科大數據研究發現,疫情下網民憤怒情況高企,且驚憂情緒近月急升,源於網民對社會搶購物資情況及政府應對不力的討論,包括口罩短缺及2月4日林鄭月娥要求公務員脫口罩的言論,即使政府在2月5日宣布所有內地入境人士須強制檢疫14天,仍無法有效緩和網民不滿情緒。

而相關不滿情緒於1月19日達至最高峰,數據顯示網民的憤怒留言大多來自新民黨前區議員陳家珮在Facebook專頁一則出遊武漢帖文,指摘其為戴口罩的暴徒。

慧科大數據詳情:https://www.listen2h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