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國界記者新聞自由指數2020 香港排80創新低 中國續排倒數第四

撰文:黃金棋
出版:更新:

去年6月起反修例事件衍生連串示威衝突,不少記者反映於示威現場中被阻撓採訪。無國界記者組織(RSF)發布2020年世界新聞自由指數,香港排第80名,較去年下跌七位,被歸類為第三級「問題明顯」(noticeable problem)。無國界記者組織解釋,排名下跌原因是記者在支持民主示威中被對待的方式。
而中國內地則與去年一樣排第177名,為倒數第四,屬狀況「非常嚴重」的級別,組織批評,內地廣泛地審查有關當地新冠肺炎爆發情況的報道。

+4

香港排名跌七位 因記者在示威中遭受對待而導致

無國界記者組織評估180個國家或地區的記者狀況,定出世界新聞自由指數和排名。

本港今年排第80名,較去年下跌七位,是史上排名最低,也是過去一年亞洲跌幅最大的地方,遠比2002年排第18位低得多。香港的新聞自由指數評分為30.01,亦比去年29.65繼續惡化,與馬爾代夫、馬耳他分數相近。無國界記者指,香港排名下跌,是因為記者在去年示威中遭受的對待而導致(its treatment of journalists during pro-democracy demonstrations)。

去年反修例事件期間,無國界記者組織曾發聲明,呼籲香港執法人員尊重新聞自由並停止攻擊記者,敦促港府調查並確保事件不再發生。組織亦曾去信特首林鄭月娥,表達對媒體記者在香港受到的暴力和整體氛圍,感到極度關切與擔憂,並促林鄭月娥確保新聞自由,協助記者的工作。

中國圖建「傳媒新秩序」 疫情見極度控制資訊負面影響

中國內地今年排第177名,是倒數第四,與去年排名一樣,無國界記者組織形容中國內地試圖建立「世界傳媒新秩序」(new world media order),維持對資訊的極度控制,而負面影響在今次疫情中可見到。

報告指,中國當局不斷提升嚴密控管資訊的系統,打壓異議記者和部落客。當局在2020年2月拘捕至少三名公民記者,藉此隱匿冠狀病毒危機,目前約100名記者遭到拘禁。

無國界記者報告中提到,有國家或地區打壓傳媒報道疫情,亦與其排名有關。無國界記者組織舉例指,中國及伊朗均對疫情爆發報道有廣泛審查(censored their major coronavirus outbreaks extensively),而兩個國家的排名分別為第177及第173名。

朝鮮(北韓)則排最後第180位,是倒數第一。倒數最差的五個國家或地區,依次為朝鮮、土庫曼斯坦、厄立特里亞、中國、吉布提(Djibouti)。

武漢醫生李文亮,被指是新冠肺炎的「吹哨人」,卻因為洩露疫情被警告,最終感染新冠病毒離世。2月本港有人到中聯辦示威,悼念李文亮。(資料圖片 / 高仲明攝)

台灣傳媒走向兩極 追求重口味

排名前五位,依次為挪威、芬蘭、丹麥、瑞典和荷蘭,與去年前五位的國家相同,只是丹麥從第五推前至第三。

亞洲排名最高的韓國(南韓),排42位,台灣排43位,均為「狀況滿意」級別;日本排66位,與香港一樣是「問題明顯」級別;而排名並無計算澳門。

無國界記者報告提及台灣,排名比去年下跌一位,亦指台灣的傳媒以利潤掛帥,令傳媒走向兩極,追求重口味。

新加坡奧威爾式法律 絕對控制傳媒

新加坡則維持在尾段,今年排158位,跌入「非常嚴重」級別。報告指,新加坡政府一向擅長掌握對新聞和資訊的絕對控制權,在通過看似用來打擊「假新聞」的「奧威爾式」法律後,一年就下跌了7個名次。

▼2020年世界新聞自由指數排名▼

特朗普詆毀傳媒 仇視記者

法國、英國分別排第34及35位,美國排名第45位,比去年上升三位,都屬於「狀況滿意」級別。不過無國界記者的報告指,美國對傳媒有敵意,民選總統特朗普,繼續詆毀傳媒,鼓勵仇視記者。

無國界記者新聞自由指數2020(部份)

排名 國家或地區 狀況
1 挪威 狀況良好
2 芬蘭 狀況良好
3 丹麥 狀況良好
11 德國 狀況良好
16 加拿大 狀況良好
26 澳洲 狀況滿意
35 英國 狀況滿意
42 韓國(南韓) 狀況滿意
43 台灣 狀況滿意
45 美國 狀況滿意
66 日本 問題明顯
80 香港 問題明顯
158 新加坡 非常嚴重
177 中國 非常嚴重
178 厄立特里亞 非常嚴重
179 土庫曼斯坦 非常嚴重
180 朝鮮(北韓) 非常嚴重

資料來源:無國界記者

多個傳媒組織,2019年7月14日曾發起靜默遊行,要求警方尊重新聞自由。(資料圖片/林若勤攝)

新聞界面臨五大危機

無國界記者的報告,特別提及新聞界面臨的五大危機:地緣政治、科技、民主、信任和經濟危機。

地緣政治方面,獨裁專制的政權,用緊所有手段去打壓資訊自由、多元主義和獨立新聞採訪,強加一套他們的觀點。

科技上,隨着數碼化和全球化,新聞與謠言、廣告和宣傳機器直接競爭。

民主化危機,亦反映在過去兩年的新聞自由指數上,政治領袖公開批評傳媒、仇視記者,令記者面對前所未有的恐懼。

傳媒亦面對信任危機,不可信賴和偏頗的資訊,令民眾增加對記者的仇視。

最後是經濟危機,傳媒數碼化轉型過程中,面對收入下降和成本增加,傳媒機構要減省成本、對記者裁員。過去十年美國減少一半傳媒行業職位。經濟危機,亦加強傳媒資本的集中,當中的利益衝突,威脅獨立編採和記者多元報道。

無國界記者的報告,特別分析亞太區新聞自由的狀況,以第26名的澳洲為例子,指「新聞自由在任何國家都可能面臨危險」。澳洲過去一直被稱作地區模範生,但在聯邦警察突襲一名記者的住家和國家廣播公司的總部後,下跌五次。這些突襲行動創下先例,嚴重威脅調查報道和消息來源的保密性。此事也引起澳洲民眾關注,發現原來該國憲法完全不保障人民告知資訊及得知資訊的權利。

亞洲已是全球違反新聞自由程度最嚴重的地區,威權制度形成新聞自由在地緣政治上的挑戰,伴隨而來的還有增溫的「民族民粹主義」,不但對帶批判性質的新聞報道零容忍,還將其視為「反政府」,甚至上綱為「反民族」。 

報告指,有些人特別厭惡「獨立新聞」概念,網路是資訊戰的主戰場。記者在遭受肢體暴力攻擊之前還有當下,通常還得同時面對網軍和點擊農場的網路威脅。亞洲的數碼兵團靠網路上的假消息和仇恨言論壯大,帶頭發動肆無忌憚的民族民粹主義。

楊健興認為本港於新聞自由指數跌幅明顯,但直言「算跌得少」。(資料圖片/張浩維攝)

對於本港新聞自由排名創新低,香港記者協會主席楊健興認為跌幅明顯,但直言「算跌得少」。他指由去年6月反修例事件以來,本港記者被警員阻撓、暴力對待情況前所未有,甚至記者人身安全亦受威脅,直接影響到記者採訪。國際社會對此「觀感好差」,故排名下跌「唔出奇」。

楊續稱,新聞自由排名下跌反映本港大氣候,因近年中央政府對香港政策逐步收緊,加上「佔中」、反修例事件等,整個香港的自由亦減少,當中新聞自由亦是其中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