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袁國勇:祿泉樓或有空氣傳播 當局懷疑渠管有微細裂痕

撰文:鄭翠碧 鄭秋玲
出版:更新:

本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持續,今日(13日)確診的33歲男子屬於瀝源邨祿泉樓群組,住在810單位,為群組首名患者的鄰居。該名病人因發燒入院,但鼻咽拭子、咽喉拭子樣本、深喉唾液樣本及糞便樣本均呈陰性反應,醫生為他做支氣管鏡檢查,抽取到的支氣管分泌樣本才呈陽性反應。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表示,病人上呼吸道沒有被感染,但下呼吸道反受感染,反映他有可能吸入十分細小的病毒微粒,經「空氣傳播」而受感染,因此今天與環境局副局長謝展寰到祿泉樓再次視察,了解有甚麼環境因素可以導致這種情況。
謝展寰則指,初步懷疑或有單位的渠管出現肉眼不能察覺的微細裂痕,再加上開啟抽氣扇時產生負壓,水點霧化,經裂痕飄出,成為可感染人下呼吸道的微粒。政府計劃聯同大學做實驗,去驗證相關懷疑是否屬實。

袁國勇懷疑最新確診的男病人吸入十分細小的病毒微粒,經「空氣傳播」而受感染。 (鄭秋玲攝)

下呼吸道呈陽性惹關注 疑霧化病毒微粒引致

袁國勇表示,新冠病毒可以感染整個呼吸道,一般透過飛沬傳播,因此大多先感染人的上呼吸道,即鼻咽、喉嚨,但今天確診的病人卻未能在上呼吸道找到病毒,反而下呼吸道呈陽性,情況令人擔心,袁國勇懷疑病人吸入的不是飛沬,而是霧化了的病毒微粒,「如果(粒子)細過5微米,就叫空氣傳染。有呢個病人,即係空氣傳染可能真係發生咗。」

謝展寰則指,初步懷疑或有單位的渠管出現微細裂痕,再加上開啟抽氣扇時產生負壓,水點霧化,經裂痕飄出,成為可感染人下呼吸道的微粒。 (鄭秋玲攝)

疑抽氣扇產生負壓 令病毒經裂痕飄出

謝展寰就指,初步懷疑或有單位的渠管出現微細裂痕,再加上開啟抽氣扇時產生負壓,水點霧化,經裂痕飄出,成為可感染人下呼吸道的微粒。政府計劃聯同港大、科大在祿泉樓做實驗,去證實相關懷疑是否屬實,例如了解渠管有無微細裂痕。謝展寰強調,當局亦不能排除其他可能的傳播途徑,包括升降機、信箱、抽氣扇等。

被問到應否安排祿泉樓其他居民入住檢疫中心,謝展寰稱,目前的確診者仍位於源頭單位(812單位)附近,當局已經撤走全幢的10及12號單位居民,而大廈渠管沒有大破損,而當局亦已清潔、消毒大廈,相信可播毒的環境因素都得到處理,因此毋須再疏散其他居民。

+5

另外,袁國勇稱,該名33歲男病人入院後做了兩次檢測,但都未有發現,醫生見到他肺部有陰影,故為他安排氣管鏡檢查。被問到會否有其他病人同樣被「走漏」時,他指若病人下呼吸道受感染,「點都會唔舒服」,若檢測未有發現,醫生也會為病人安排做電腦掃描,呼籲市民毋須太擔心。他續指,若深喉唾液留得好,裏面會有上下呼吸道的分泌物,但未必所有人都懂得如何吐深喉唾液,「我哋又發現可能要吐五至十啖,先有一啖係有嘢 (病毒)。假陰性係存在。」

而當局再次為祿泉樓居民做病毒檢測,記者現場所見,有人把大袋的樣本瓶拿入大廈內,大堂亦設有樣本瓶收集箱。衞生署早前在祿泉樓為全幢居民做病毒檢測,該名33歲男病人亦有交回深喉唾液樣本,當時的檢測呈陰性反應。

對於再有住戶確診,祿泉樓5樓居民黃先生表示,他直言「都唔擔心得咁多。」(鄭秋玲攝)

居民:空氣傳播真係好得人驚

祿泉樓居民潘女士居於8樓,但與受影響單位相隔一大段距離,她由70年代起在上址居住,自從有爆發群組後亦十分擔憂,對於有男住戶對病毒測試先陰性後陽性確診,當局會研究「空氣傳播」可能性,她聞言後說:「空氣傳播真係好得人驚。」她憂慮可以如何預防,目前她會加強家居衛生,外出都有戴手套。對於糞渠氣喉是其中一個有可能傳播途徑,潘女士指,她家的廁所無裝抽氣扇,不會造成負壓環境。

另一名居於5樓30號單位的黃先生表示,知道袁國勇有再度視察,對於再有住戶確診,他直言「都唔擔心得咁多。」疫情怎樣,都要外出「開工搵食」,唯有出入大廈公共位置先避免手部直接接觸,出入都會用紙巾按𨋢等。

房屋署回覆則指,在瀝源邨祿泉樓出現確診個案後,署方已為該大廈的大部分10號及12號單位的渠管進行檢查及所需的適切維修,有關設施的狀況大致正常。此外,衞生防護中心在四個確診者家中渠口採集的樣本,結果均呈陰性。房屋署會繼續為其餘少部分早前未能進入的10號及12號單位進行檢查及所需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