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全港推廣中華經典名句 副局長蔡若蓮盼港人「和而不同」

撰文:鄧穎琳
出版:更新:

教育局本月起開始為期一年的「中華經典名句」活動,推廣範圍不再局限學校,而是擴展至整個香港,市民可在港鐵或巴士站見到不同的經典名句。教育局副局長蔡若蓮否認活動與社會事件相關,解釋她面對人生抉擇或難題時,不時想起老師教導有關《論語》時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她認為學習是為了建立人格及修養,不用強求所有人理解。反修例風波至今未息,她期望港人能做到「君子和而不同」,互相尊重,接受多元聲音。

教育局推「中華經典名句」活動,除學校外,亦擴展至整個香港,市民將在港鐵站或巴士上見到不同經典名句。(教育局提供)

↓↓教育局推廣「中華經典名句」↓↓

+11

校長教師投票選出40句作重點推廣

教育局今年初成立中華經典名句工作小組,由前線校長及教師訂立六大主題,再投票選出40句貼近學生生活及學習的古典名句,在未來一年重點推廣。本月起,巴士站和港鐵站會陸續刊出有關名句的廣告,教育局將於下學年向全港中小學派發印有名句的小冊子,供學生閱讀;另設比賽、網上遊戲及WhatsApp stickers(貼圖包)等,希望打破名句沉悶及古舊的形象,以活潑有趣方式「活化經典」。

教育局副局長蔡若蓮說,面對人生抉擇時,不時想起老師教導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梁鵬威攝)

蔡若蓮:參考新加坡 盼建良好民風

教育局過往多集中在校內或教育界宣傳中華文化,甚少將活動推至大眾,被問到推至社會是否與反修例風波有關?蔡若蓮形容只是巧合,強調六大主題或40名句非針對近期社會事件,只是「數千年前的說話至今仍合用」。

推至社會則是參考了新加坡做法,希望加深港人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吸收先秦至清代古人累積的傳統智慧,建立良好民風及共同價值觀,讓下一代學習尊重包容、公正誠信、承擔責任、勤勉好學、仁民愛物及堅毅明志。

+1

蔡若蓮​面對抉擇時想起「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蔡若蓮憶述,她面對人生抉擇或難題時,不時想起老師教導的經典名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她認為各人觀點角度不同,與人相處易有誤解,毋須強求所有人明白及理解,而在面對四方八面的意見時,應「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繼續追求更好的自己,故希望名句可成學生的座右銘及精神力量。

反修例風波以來,本港社會嚴重撕裂,衝突在校內外常見。蔡若蓮以「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勤勉大家互相尊重,接受多元聲音,「每人各自獨立、各有特色,是要建基於尊重、和諧、彼此了解及互相包容的文化。」

張炳堅引用「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勉勵大家在逆境下,更應保持誠實、正直及愛心。(梁鵬威攝)

張炳堅校長:不宜執著己見、應「海納百川」

小組成員張炳堅校長則認為,「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大家不應只執著自己看法,亦要融合他人看法的好處,成就更好的理念。而工作小組召集人招祥麒校長亦以「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呼籲港人遇到不禮貌或意見不一的人時,先自行反省,若多次反思仍認為自己動機及做法出於好意,仍不獲對方理會,便毋須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