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管局擬再建「私家橋」接駁大橋香港口岸及航天城 拒披露造價

撰文:陳晶琦
出版:更新:

機管局於2018年獲准興建「私家橋」連接機場聯運中轉大樓及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大樓連同相關長約570米行車橋項目,耗資30億元。事隔逾2年,機管局再計劃於「私家橋」旁邊,興建走線接近平行,長約850米的孖生「私家橋」,連接未來航天城及大橋口岸旅檢大樓,以便珠三角地區旅客前往消費。
環評文件表明,新橋將不容許其他車輛駛入,只供穿梭巴士及行人使用的「私家橋」。《香港01》曾就新橋工程造價向機管局查詢,但對方拒絕公開造價資料。有測量師估計,新橋無論施工方法、位置均與正在興建的聯運大樓連接橋相若,估計造價亦相若。關注團體則認為,新橋節省的車程時間僅1至2分鐘,質疑興建新橋多此一舉。

機管局擬興建的航天走廊(藍色標示),走線與正在興建的連接橋近乎平行,新橋全長約850米。(環評文件)

機管局早前提交新建名為航天走廊的航天城專用「私家橋」工程環評文件,首度披露新橋的基建計劃。機管局的工程顧問在環評文件形容,新橋屬小規模工程,全長約850米的高架橋,會跨越機場島與香港口岸人工島之間約400米長的海上航道,陸上部分長約450米。

機管局早年為方便內地旅客來港轉機,已決定在機場島航天城旁邊興建一座多式聯運中轉大樓,中間以一條長約360米的封閉「私家」行車橋,連接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讓內地旅客無需入境香港,便能在機場轉機,相關項目涉資達30億元,工程環評已在2018年獲批。而今次計劃新建的私家橋,正位於該項目的封閉高架橋旁邊,平行而建。

機管局在新橋的環評文件指出,航天城將為機場城市的核心項目,預料會為本港居民、珠三角地區及世界各地旅客,提供結合生活時尚及家庭消閒娛樂熱點。為把握旅客及本港居民經港珠澳大橋、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及青馬大橋所帶來機遇,因而計劃興建航天走廊。機管局在文件承認,新橋建成後,其他車輛禁止駛入,只供穿梭巴士及行人使用,意味新橋將是連接航天城與大橋香港口岸旅檢大樓的「私家橋」。

翻查資料,新橋毗鄰連接大橋香港口岸至聯運大樓的封閉「私家橋」,長約570米,連同聯運大樓,當時整項工程預算造價為約30億元。現時機管局計劃進一步興建走線接近平行,有如孖生兄弟的新橋航天走廊,全長則約850米。香港測量師學會工料測量組主席江就明檢視相關環評報告後指出,雖然新橋長度較長,但文件指出新橋施工方法、位置應與聯運大樓封閉橋相若,認為正在興建連接口岸人工島至聯運大樓的「私家橋」,與擬建的新橋造價相應相若。

他補充,另一考慮造價因素為興建時間,現時新擬建的航天走廊料2021年開始施工、2024年初完成,故與聯運大運「私家橋」落成時間相差約2年,造價亦不會相差太遠。不過機管局拒絕披露兩條連接橋造價。

環保觸覺義務總幹事兼荃灣區議員譚凱邦表示,作為機場聯絡小組員中一員,機管局從未向他透露擬興建航天走廊一事。他認為,現時機管局現正興建封閉行車橋,接駁機場島至口岸人工島,大可用該橋延伸其用途,不需再花費公帑另建新橋。他續指,即使不見新橋,沿現有道路由口岸人工島到未來的航天城,僅比新橋走線花費多1至2分鐘車程。他形容機管局建航天走廊計劃是「多此一舉、起嚟畀大陸自由行,但由香港人埋單」。

機管局回覆指,航天走廊工程項目的建造工程暫定於2021年年底展開,並於2024年年初完成,而航天走廊則暫定於2024年年底前啟用。發言人稱,航天走廊將為「旅客及本地訪客」提供服務,即供公眾使用。

新橋的環評文件亦承認,航天走廊與聯運大樓封閉行車橋的位置相近,性質、走線、設計參數及建造方法相若。惟封閉行車僅限專用車輛方可駛入,公共車輛則不能使用,不能與航天走廊共用。故認為航天走廊與該天橋各有獨立功能。但文件同時指出,航天走廊其實亦不容許其他車輛使用。

至於新橋工程施工方法,文件則指,海上高架橋地基的建造工程,通常使用打入至基岩的現場澆注鑽孔樁,當施工的海事工程範圍周邊裝設淤泥屏障後,打樁設備則會設置在躉船平台上,且在實際可行情況下,高架橋橋板亦會盡可能採用預製施工法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