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食中見照顧者困境 「日日爆」化身樹窿:It's OK to be not OK

撰文:陳嘉慧
出版:更新:

早前葵涌邨發生倫常慘案,一名母親疑因壓力爆煲,將21歲的智障兒子勒斃,引起社會關注照顧者困境。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主席、民主黨鄺俊宇今(23日)召開特別會議跟進照顧者支援及殘疾人士住宿照顧服務。
政府對照顧者未有明確定義,這個群體並不屬於政府任何一個社福範疇,支援缺位。專門分享劣食相片的Facebook專頁「Day Day Explode 日日爆」早前邀請照顧者投稿發聲,系列刊出即引起熱烈討論,帶出照顧者現況;資源匱乏下照顧者與前線人員的矛盾;資訊不足照顧者不知何處找協助;也有人恍然大悟,原來自己也是照者。

▼「日日爆」五大最多互動的投稿 有笑亦有淚▼

+11

「日日爆」專門收集網民日常下廚的失手作品,配上段段劣食背後的故事,搞笑之餘也引來共鳴,頗受網民追捧,7月中開設,至今已有近5萬人畀Likes。

It's Ok to Be Not Ok

早前葵涌邨發生倫常慘案,一名母親疑因壓力爆煲,將剛年滿21歲而需從特殊學校宿舍搬回家中的智障兒子勒斃。「日日爆」版主、從事政策研究的Rayne,工作上亦有接觸照顧者個案,看過新聞後,直言心中很不安樂,於是發帖提出「It's ok to be not ok(註:近期韓劇《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亦以此為名)」,邀請照顧者投稿,以煮食帶出所面對的困境和感受,並呼籲網民留言鼓勵。

相關新聞:暗黑料理「日日爆」 絕非有心玩食物 劣食背後原是長工時低收入

疫下港人被迫下廚 FB專頁「日日爆」爆紅 Foodporn非日常惹共鳴

照顧者系列收到多篇投稿,不少人壓力瀕臨爆煲。首個篇投稿來自「煮飯婆」,她細述自身經歷:早逝的父親是傷殘人士、母親是精神病患者,自己從小就需要擔起照顧者的重任,後來父親過身,她與母親相依為命,無奈母親漸漸出現幻聽和腦退化,而自己既要上班,又要負起照顧的重擔,異常大的壓力下,竟曾有尋死之心:「我好幾次都有諗過殺左佢,我再自殺,一家三口就可以團圓。」

資源不足 致兩群受害者起矛盾

「煮飯婆」亦透露,自己曾向身邊人傾訴,卻遭批評,被指照顧母親是子女的責任。對此,專頁版本之一、在NGO從事文職工作的Hazel有感華人社會中,家庭照顧的觀念根深柢固,又引述有投稿者會說自己不想使用社福服務,不想佔用社會資源,Hazel於是鼓勵對方,有需要就要用。

文章引起熱烈討論,不少過來人出言鼓勵,甚至「Connect」到支援系統遠較香港完善的台灣當地照顧者團體前來留言。另有人反思一句「加油」會否只為照顧者帶來更多壓力,卻無實質幫助。照顧者困境再一次引起關注,惟亦帶出照顧者,以及前線社工與服務機構兩方的矛盾:有本地照顧者團體留言冀提供幫助,隨即有人留言指,不滿該團體曾鼓勵照顧者家庭向機構投訴,引發爭論。本身對本港社福系統有所研究的Rayne認為,無論是受盡壓力的照顧者,還是因「一筆過撥款」而處處受限的社會服務機構及人員,雙方都是資源不足的受害者,若政府能投放足夠資源及人手,前線人員不會過大壓力,兩班「受害者」就不會起爭執。

誰也可以是照顧者

Hazel則從許多留言中亦發現,不少照顧者不清楚可從何處尋找資源,更有不少人驚覺原來自己也是照顧者。事實上,無論是要照顧因年老、患病、身心障礙或意外等而失去自理能力的家人,甚至是年幼子女,都是照顧者。而政府對照顧者未有明確定義,不屬於政府社福範疇,亦未對照顧者社群作出系統性統計,僅有統計處依據人口推算出,本港共有20萬多名與殘疾人士同住的照顧者,以及超過17萬名與長期病患者同住的照顧者這兩個數字,惟這已是2013年的統計。種種原因下,本港對照顧者的支援大多為非常設服務,難言足夠。

香港至少有203,700名與殘疾人士同住及175,600名與長期病患者同住的照顧者
《2015年香港統計月刊:殘疾人士及長期病患者》

再者,照顧者亦不一定是政府所定義的家人,有投稿者是跨性別人士,他本身患有神經肌肉病,同時又要照顧患有肌肉萎縮癱瘓的伴侶,所幸能請到外傭協助。Rayne認為,政府長久以來都以家庭為單位去分配資源,制度亦忽略這一群人。

版主們進一步指出,不少人的投稿是關於外傭所煮食物,版主們則傾向和投稿者討論,嘗試一同了解家中外傭的背景、所習慣的飲食文化等,如食物為何格外甜、格外酸,背後皆因文化使然,亦慶幸有投稿者將外傭當成家中一份子,分享生活點滴。Hazel認為,香港不少家庭將照顧責任「外判」予外傭,疫情下因言語不通,外傭或未了解措施細則,「一至六就笑佢煮嘢食難食。星期日又發告票畀人。」

照顧者慘劇主角黃伯近況

對照顧者的支援長期欠缺,而疫情下壓力更是大增。早前立法會議員張超雄、邵家臻等聯同多個團體召開記者會,指出疫情下,由於學校停課,不少社福機構只提供有限度服務,減少甚至暫停部份中心服務及家居服務,而且因為不同單位的提供服務準則不一,令照顧者無所適從,不少照顧者只能自行在家照顧智障子女或長期病患家人。

黃伯曾說過:「呢啲係社會問題,係窮人必要行嘅路。」事發當時黃伯在絕望中,本想殺妻後自殺,但最終選擇自首,望能讓社會關注雙老照顧的辛酸及控訴社會對這一群人支援不足。(資料圖片/陳諾希攝)

疫情下獨居體弱長者及殘疾人士等亦尤其受影響。Rayne就認識照顧者慘悲主角之一的黃伯黃國萬(註:2017年,黃伯有感自己年紀老邁,無力照顧妻子,不忍妻子受苦而在絕望中殺死對方,黃伯其後承認誤殺,望能讓社會關注雙老照顧的困境,獲「法外開恩」輕判),得知他早前入院,才發現疫情下,黃伯因社福機構日間老人餐服務暫停,又不欲申請送餐服務,每天戴着口罩走半小時路程買飯盒,加上一般餐廳的食物油鹽含量高,觸發他血壓高需住院。

「冇得食飯,咁我咪自己諗辦法。」從投稿中,Hazel深感不少人面對防疫措施對自身影響,一如照顧者面對重擔,通常默默自行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