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10萬元創業險失敗 捱足5年靠電子藝術裝置闖新路

撰文:李慧妍
出版:更新:

兩幢紅磚綠瓦的聖誕小屋,門窗線條歪歪斜斜,外表看來趣致又怪誕,但屋內卻是由萬片鏡面拼湊而成的巨型「萬花筒」,透過電腦繪圖、程式設計及數碼投影,模擬極光現象和萬花筒圖樣,走進屋內的人舉手投足,也成為百變的圖案。這兩個200呎的電子裝置藝術品,由30歲的新媒體藝術家張栢基(Michael )及其團隊共5人,花兩個月時間打造而成,置於德福廣場。
5年前,張栢基獨自用10萬元積蓄創業,奈何現實殘酷,一個月便花光資金,要向家人及未婚妻借錢出糧,他坦言曾後悔創業,「創業前諗嘅嘢,同創業後經歷過嘅事情好唔同,以前以為接咗工作就有錢收可以出糧,後來發現原來會有客拖數,月頭就會諗月尾出糧嘅嘢,壓力很大。」不過他堅持開發新媒體,公司才於去年轉虧為盈,營業額突破100萬元。

張栢基為商場設計兩個大型電子藝術裝置,分別為萬片鏡面打造的200 呎巨型「幻彩萬華鏡」,以及立體投影模擬出極光、星雨現象的「浪漫星.光館」。(李慧妍攝)

自幼在長洲成長的80後張栢基,讀書時成績一般,入讀城市大學副學士課程,「初時看到New Media(新媒體)以為與攝影、動畫有關,原來是學寫電腦程式。」不過他自覺中學時已浪費一年時間,便暗暗向父母許下承諾必須考上大學,於是他讀書之餘,也參加5、6項有關數碼媒體活動,最終憑豐富的「個人履歷」和優異成績,如願升上創意媒體學院。

觀摩《魔戒》導演總部大開眼界

為了開拓眼界,張栢基積極申請資助參加考察團,赴日本和法國等地了解創意媒體中心及展覽,其中大學三年級到紐西蘭威靈頓,與當地市長交流後深有啟發,「當地不少後巷的墻很漂亮,他們就研究如何在夜晚做光影投射,活化後巷,改變市民怕黑不敢行後巷。」

觀摩《魔戒》導演Peter Jackson的總部,更令張栢基大開眼界,「入去有四個過百呎3D熒幕,除咗有展示各年份圖片和歷史簡介等等,更可以自己上載相關圖片,好有互動性。」製作人為做出完美電影配樂,將工作室以電影院規格裝修,模擬戲院音質。他指Peter Jackson公司旗下有多間子公司,均是約20人的中小企,卻負責過千萬美元的荷里活大製作,「當時我就諗,返香港都可以試下(這種模式)。」

張栢基自言,從小喜歡到博物館,看見新事物會尋根究底研究清楚,如鏡為何能反射物件,還有哪些用途等。(李慧妍攝)

創業向家人和未婚妻借錢出糧

回港後,張栢基不斷接廣告、動畫、寫程式等兼職,又到中學做講師教學生設計與應用科技科,並參加城大敦煌莫高窟的虛擬實境項目,辛苦儲下10萬元創業資金,「初時公司只有2個人,以為10萬元好多,但都未裝修,只係租金、買電腦、軟件就基本上用嗮啲錢。」其後更向家人和未婚妻借錢才能出糧,「初創公司知名度低,行內競爭好大,人地無信心交畀我,唯有價低者得。我都有後悔過出嚟創業,我信出去打工都可以搵到份唔錯嘅工,但既然選擇咗條路,都想堅持。」幸好有老師介紹他改租九龍塘創新中心(Inno Centre),又推薦他與博物館合作,為藝術展設計互動講解程式。

畢業後,張栢基與藝術館、博物館合作,以多媒體方式呈現展品,讀者可透過高科技裝置大玩互動玩遊戲,感受作品魅力。(李慧妍攝)

不過,張栢基不愛隨波逐流的人,別人瘋狂投入編寫手機程式、發展AR(擴增實境)和VR(虛擬實境)事業,他均有涉獵,但堅持主力開發新媒體的多元性,「VR好盛行,但要戴上眼罩,只能自己玩,我希望作品能讓大家共享樂趣、拍照留念。」目前,他專注於電子裝置藝術發展,整合電腦繪圖、程式設計、數碼投影等技術,「香港仍屬起步階段,好難搵到合適組件,之前需要整一個弧度顯示屏,結果無廠家供應,只好自己搵零件,要老婆幫手將燈泡逐個安裝上去,成個月先搞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