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可致肝癌 醫生籲勿忽略 血友病者宜驗血檢查

撰文:張善彤
出版:更新:

乙型肝炎為人熟悉,較被忽略的丙型肝炎其實亦可致肝癌,一旦感染丙肝,患肝癌的風險較一般人高達17倍。部分市民或誤以為只有不安全使用針筒才會感染丙肝,其實血友病患者等需長期輸血的高危一族。有研究顯示,逾半血友病患者受丙肝病毒感染。過往,逾半患者因發燒、脫髮等副作用被逼中止療情。本港早前引入全新口服藥物,較傳統藥物的副作用較少。

及早診斷和治療丙型肝炎,有助較好地控制病情。左起:林漢威、畢耀權、陳先生。(張善彤攝)

現年45歲、患血友病的陳先生(化名)透露,廿多年前有次驗血,發現感染丙型肝炎,其後接受過兩次干擾素治療,可惜因工作繁忙、加上抵受不住副作用而中止療程,「每次打針都會發燒、脱髮、皮膚乾燥痕癢等。干擾素令我的血小板水平跌至危險水平。」及至2015年,陳先生更確診肝硬化,「心情時常很燥,但都要自己忍受。」同年,他嘗試新的口服藥療法,無出現發燒、情緒低落、脱髮等副作用,至今年檢測顯示沒有帶丙肝病毒,表示丙肝已治癒。

血液檢查不完善 輸血者染肝炎風險高

丙型肝炎主要是經由血液傳染,但部分市民誤以為只有不安全使用針筒才感染丙肝,卻忽略了長期接受輸血,或經常接觸針筒的醫護人員等一眾高危人士,當中包括血友病患者。2001年研究指,全港222名輕微至嚴重血友病患者當中約100人感染丙肝。這或由於早年的血液檢查不完善,輸血者有機會輸入了受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而受感染。腸胃及肝臟科專科醫生畢耀權指,自1991年7月起,捐血人士的血液會先被檢查是否含丙肝病毒,其後的血友病患者染丙肝的風險亦大大降低。

丙肝可於數十年間演變成肝硬化和肝癌,本港肝癌病人中,約7%屬丙肝患者。香港血友病會主席林漢威指,丙肝是血友病病友第二大致死的原因,建議血友病患者盡旱接受丙肝檢查。

血友病患者宜諮詢醫生及驗血,檢查是否感染丙型肝炎。(Getty Images)

新藥助清除病毒 副作用少

醫治丙肝傳統方法有2種,包括注射「聚乙二醇干擾素」和服用「利巴韋林」。但臨床研究顯示,即使將兩種治療混合使用,成效只達42%至46%,而兩款藥物亦會引起發燒、脫髮、血小板減少等副作用。畢耀權引用研究指出,逾半病人因副作用問題被逼減藥或中止療程。本港引入「口服直接抗病毒藥物混合療法」,患者需接受12星期的療程。新藥沒有明顯副作用,能有效清除病毒。公立醫院現有為晚期丙肝患者提供新藥,其餘患者則需透過慈善團體的藥物資助計劃取得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