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梓樂死因|專家推論周意外從高處墮下 約只得0.23秒作反應

撰文:林樂兒
出版:更新:

科大生周梓樂死因研訊今(31日)踏入第24日,骨科醫生江金富綜合證據及文獻分析,推論梓樂意外從高處墮下,頭部先著地。他稱,有文獻顯示一般人由認知直至產生反應,通常需要0.7秒,而梓樂墮樓的時間為0.93秒,即他墮下時大概只得0.23秒作出反應。醫生又補充,0.7秒的認知反應時間是在實驗室做實驗得出的結果,但一般人在現實之中需時超過1秒。

死者周梓樂(終年22歲)去年11月4日凌晨1時許,在警民衝突期間,被發現倒臥尚德停車場A場二樓低層平台,延至同月8日不治。

無證據顯示梓樂被人襲擊 推論最大的可能是意外從高處墮下

骨科醫生江金富以專家證人身份作供。他閱覽梓樂的醫療報告、驗屍報告、案發停車場照片等,再撰寫報告,評論梓樂是自行跳出、跌落,還是被人拋出而倒臥二樓低層平台。

他指梓樂的傷勢不似遇襲,手指甲也沒有其他人的DNA,無證據顯示梓樂被人襲擊。江又謂,若然梓樂是自行跳下或被人扔下,著地後身體與二樓矮牆的距離應會較遠。江推論最大的可能,是梓樂意外地從高處墮下,並指梓樂右邊頭部先著地,反衝擊力令左腦瘀傷,而其胸部及盤骨的傷勢也是墮下時一併造成。江亦提及,有文獻指由7米以下墮下,近九成人的頭部會受傷。

他補充,意外墮下意指梓樂當時沒有準備,有可能是失平衡跌落、跳出時不慎失足,或者沒有為意二樓高層不設平台。

骨科醫生江金富認為,周梓樂墮下時約只得0.23秒作出反應。(林樂兒攝)
+7

梓樂墮樓時 只得0.23至0.43秒作反應

江醫生亦有觀看閉路電視錄影、證人口供等,再撰寫第二份報告。他相信梓樂是由三樓墮至二樓低層平台,兩處垂直距離為4.3米,即墮下時間只有0.93秒。根據文獻,一般人由認知直至產生反應的時間(perception reaction time)通常需要0.7秒,最快也要0.5秒。換言之,梓樂墮樓時只得0.23至0.43秒作出反應。

江再指,0.7秒的認知反應時間是在實驗室做實驗得出的結果,但一般人在現實之中需時超過1秒,故此部分地方規定行車時需保持2秒距離。

有陪審團提起梓樂雙手手掌出現瘀傷。江醫生以梓樂的傷勢估計,梓樂當時用左手或者雙手撐起石壆的機會,比起單用右手大。他稱,假設死者以左手按著石壆躍出,身驅稍為打側跌下,也有可能造成現時的傷勢。

研訊下周一續,將會傳召最後兩名證人作供,即指紋專家及毒理專家。

案件編號:CCDI-932/2019(DK)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