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票價|經濟不景錄通縮 一個原因致港鐵票價隨時有得減變唔減

撰文:鍾妍
出版:更新:

新冠疫情下,香港各行各業生計受挫,市民生活需要節衣縮食以維持生活。政府統計處公布最新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跌0.7%,比11月公布的指數再跌0.2。
12月的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變幅,屬啟動港鐵票價調整方程式的其中一組數字。雖然另一個啟動方程式的去年第4季的運輸業工資指數未公布,但代入對上季的工資指數字作參考。按現時最新數據,方程式雖計算出港鐵票價要減價1.8%。
惟過去兩年港鐵仍有累計未加的加幅,要在今年追回,與方程式計算結果互相抵銷後,票價減幅將削至0.22%。若最終數字與此結果相若,因變幅不多於1.5%,按照機制港鐵只能「奉旨」凍結票價一年。即使面對物價及工資俱跌的逆境,隨時再次應驗港鐵票價機制「不減」鐵律。
有立法會議員認為,在現時經濟環境下,港鐵票價調整機制若仍出現「不減」結果,足以反映票價制度失效。議員建議港鐵應抹去前兩年累積的延後加幅,不應再加重市民經濟壓力。

疫情下,市民生計大受影響,「可加可減」機制原應是考慮市民負擔能加,惟下年度仍料不減。(資料圖片)

政府統計處今日公布去年12月綜合物價指數,按年下跌0.7%,較去年11月份的相應跌幅(-0.2%)為大;剔除所有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的影響,按年基本通脹率為0。

政府發言人表示,私人房屋租金的按年跌幅輕微擴大,而消費物價指數許多其他主要組成項目承受的價格壓力進一步減退,2020年全年合計,基本消費物價通脹率平均為1.3%。

發言人續指,展望將來,在新冠肺炎的持續威脅下,環球和本地經濟情況仍然充滿挑戰,整體價格壓力在短期內應會維持非常輕微。政府會繼續密切留意情況。

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於今年6月起,多月來都錄得跌幅。(政府統計處)

是次公布的綜合物價指數,會直接影響港鐵票價。港鐵票價「可加可減」機制下的票價調整方程式,是以每年12月的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變幅,與每年第四季的運輸業名義工資指數變幅,兩組數據驅動。由於第4季運輸業工資指數,要到今年3月公佈,若將上月公布的第3季數據,按年跌幅1.7%代入方程計算,預測港鐵票價應可下調1.8%。

票價調整方程式:

0.5x12月的綜合消費物價指數變動(-0.7%)+ 0.5x9月運輸業名義工資指數變動(-1.7%)- 生產力因素(0)- 額外扣減(0.6%)

=預測今年票價調整幅度(-1.8%)

按「可加可減」機制方程式計算,港鐵票價本應可減1.8%,惟計及過去兩年「應加未加」的延後加幅,在2021/22年度達1.58%,由於最終整體減幅少於1.5%,價格不會有變動。 (王海圖攝/資料圖片)

不過,即使方程式計算結果顯示,港鐵今年應要減價,票價調整機制尚有其他條件,包括要追加在過去兩個年度,因加幅觸及「封頂」機制而被延後,未加的1.58%加幅。兩組數據互相抵消後,港鐵今年票價減幅即削至0.22%。要啟動加價或減價,機制另要求加幅或減幅必須達1.5%,若港鐵票價調整的最終結果與0.22%的數據相若,港鐵票價「不減」鐵律將會再次延續。

港鐵於前年為讓市民實際票價不加價,提供每程3.3%票價優惠,其後又獲政府資助,將優惠擴大至8折,相關優惠將於今年3月結束。即今年3月政府或港鐵未有再提供額外優惠,市民就需要支付,比現時更貴的車費。

民建聯成員、立法會議員陳恒鑌認為,在經濟差時,不應計及延後加幅。(資料圖片)

陳恒鑌︰有得減變冇得減 凸顯機制設計不理想

立法會議員陳恒鑌認為,對港鐵票價似乎在現時的經濟環境,仍未能減價「有啲失望」。他認為「票價如果係同經濟掛勾,就應該減價」,但現時因有延後加幅,結果「有得減變冇得減」,足見現行票價機制不理想。他建議,在經濟差時,延後加幅不應計及,「加唔到就cancel(取消)咗佢先合理」。

陳恒鑌認為,在現時逆境下,港鐵應繼續延長現行的8折優惠,不過亦見到港鐵錄得虧損,相信優惠即使延長亦「未必(減)好多」。他又期望港鐵不要因為虧損而不提供優惠,「畢竟票價加咗十幾年,與市民共渡時艱,無可厚非。」

▼ 科興疫苗從實驗室到市場需經七大步驟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