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第一」不是口號 打造無憂共乘體驗
對於任何與交通相關的服務,安全絕對是重中之重,乘客及司機都應該可以安心又放心地享受每一段旅程。近年,網約共乘服務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政府也開始研究相關的規管措施,為改善香港點對點交通服務踏出重要一步。然而,規管不單只是制定法規,更是為了確保交通的安全及質素。
由網約車到司機 全方位打造安全出行體驗
安全的出行體驗來自於多方面的努力——由車輛安全資格、保險保障、司機駕駛態度及專業表現,到利用科技追蹤行程、甚至提供即時支援,環環相扣,缺一不可。
首先是車輛安全資格,所有在Uber平台上提供服務的汽車,其出廠年份必須在十五年內才符合註冊平台賬戶的資格,而且必須具有有效車輛保險。政府在設定規管框架時,亦應就車輛安全性有一定要求,如在指定期內作定期檢查,以確保車輛狀態良好並符合安全要求,並維護交通安全。
另一個重點是保險保障,在考慮規管框架時,我們認為保險是重要且必須的一環。網約車行程必須有保險保障,以保障用戶。以 Uber 為例,平台早已與行業領先的保險公司合作,所有透過 Uber App 預約的行程,均受香港《汽車保險(第三者風險)條例》規定的保險保障覆蓋。
回歸基本,行車安全的關鍵之一,是司機的專業表現。外地曾經發生因的士司機行錯路,導致乘客誤以為遭綁架而跳車身亡的悲劇,突顯司機經驗及平台可提供安全功能的重要性。因此,規管框架下應涵蓋司機資格安全審查機制,包括核實個人資料、駕駛紀錄及背景調查等,確保司機符合相關安全條件。同時,Uber 亦會為所有司機夥伴進行背景審查,Uber app亦會利用技術為司機夥伙提供最佳參考行程路線,並設有駕駛時間上限,提醒司機夥伙有充份休息的機會。
Uber 一直致力通過科技創新來提升用戶的安全感,確保平台用戶的安全。Uber app透過一系列安全功能,如「GPS 追蹤功能」功能,運用現有的實時定位和導航系統讓用戶可追蹤其 Uber 行程,當行程出現重大偏離最佳路線或預估時間的情況時,系統會自動提醒。在發生事故時,相關行程紀錄亦可即時調閱,並由Uber 專業團隊為用戶提供24/7 全天候支援;另外「追蹤我的行程」則可讓你的好友和家人追蹤你的即時路線,並在你抵達目的地時立即收到通知。
規管網約共乘,安全是全球的共同語言
放眼全球,無論是中國內地、新加坡,還是倫敦、多倫多、澳洲,各地的政府都將「安全」作為規管網約共乘服務的重要一環。縱觀全球各地經驗,監管當局可制定法例對網約車平台作出規管,同時司機和車輛都符合相關安全條件。
每一次出行,都是一段體驗,而安全,就是這段體驗的起點與終點。網約共乘服務的規管,是一個讓行業健康發展的起步點。未來規管網約共乘的框架應以安全為核心,由車輛資格、保險保障到行程追蹤,全面提升交通體驗的安全標準,讓司機夥伴駕駛更安心,乘客出行更放心。
作者鍾志霆 (Estyn Chung) 為 Uber 香港區總經理
(資料及相片由客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