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旅遊保險︱長者小童與成人同保費 最高賠償額被調低達75%

撰文:吳美松
出版:更新:

不少市民在外遊時都會購買旅遊保險,一旦發生意外,希望有多一份保障。消費者委員會今日(15日)發表調查報告,指在市面上的27個單次個人旅遊保險計劃中,發現一般成人的計劃就算保費相若,「醫療費用」最高賠償額竟可相差1倍。另外,有多達92%(22個)計劃會調低長者及兒童在「醫療費用」及/或「人身意外/個人意外」的最高賠償額,最多調低達75%,甚至不能享用部份保障,而他們大多需支付的保費與成人相若。

消委會建議,選購旅遊保險計劃時,應留意不同保險公司對各項保障的定義或有不同,應細閱保單條款作確認,不應只着眼於保費金額及單一項目最高賠償額;以及投保前詳細了解計劃的保障範圍、最高賠償金額和索償安排,以及部份項目可能設有的每天賠償上限。若有長者或兒童同行,應留意其保障範圍及最高賠償額或有不同等。

消費者委員會今日(15日)發表調查報告,指在市面上的27個單次個人旅遊保險計劃中,發現成人的計劃就算保費相若,「醫療費用」最高賠償額亦可相差1倍。(資料圖片/鄭子峰攝)

消委會在今年2月至3月於11間保險公司網站搜集資料,涵蓋27個單次個人旅遊保險計劃(不包括須繳付額外保費的自選/附加保障,以及特定為內地及澳門短線旅遊或郵輪旅遊獨立而設的旅遊保險計劃)。其中一間公司的3個計劃將75歲或以上長者及17歲或以下兒童的「醫療費用」、「其他意外」、「行李延誤」及「取消旅程」等項目的最高賠償額調低至成人的50%。

另一間的2個計劃則對71歲或以上和17歲或以下受保人的「人身意外/個人意外」的最高賠償額劃一為30萬元,即分別只及成人保障額的60%及30%。儘管有3個計劃向長者提供與成人相同的保障,卻收取較成人高約27%至36%的保費。調查中亦發現有18個計劃就承保年齡設限,除了一間保險公司的3個計劃的承保年齡高達120歲外,其餘計劃的承保年齡上限則介乎79至85歲。

不少市民在外遊時都會購買旅遊保險。(資料圖片/倪清江攝)

消委會指11間保險公司當中,有10間都提供2至3個不同保障範圍的計劃供消費者選擇,其餘一間只提供一個計劃。消委會表示,以亞洲地區的7天旅程而言,撇除個別保險公司會向76歲或以上人士收取較高保費,個人保費由145元至509元;至於全球地區的14天旅程,則由元241至859元。

同樣地有10間公司提供2至3個不同計劃,一般保費愈高,保障範圍愈大,保障項目的最高賠償額亦會相應較高。消委會提醒,不同保險公司之間即使保費相若的計劃,保障額及保障範圍的差異亦可以很大,以亞洲地區7天保費低於200元的7個計劃為例,比較旅遊保險中較受消費者關注的「醫療費用」保障額,發現相關成人最高賠償額可相差一倍,介乎25萬元至50萬元。

不少市民在外遊時都會購買旅遊保險,但原來逾九成計劃會調低長者及兒童在「醫療費用」及/或「人身意外/個人意外」的最高賠償額。(資料圖片/倪清江攝)

其中一個計劃亦有較多不承保項目,包括「行李及財物」、「個人金錢及旅遊證件」、「延誤或受阻」、「租車自負額」等。此外,只有2個計劃分別承保手機和電腦設備的損壞及遺失,最高保障額分別為2,000元和5,000元。消委會建議消費者投保前應仔細比較不同計劃的保障範圍。

在消委會的調查中,有接近93%(25個)計劃提供「取消旅程」及「提早結束旅程」保障,賠償受保人已支付及不可退還的交通或住宿等費用的損失,最高賠償額介乎3,500元至50,000元,惟各保險公司的保障定義或有不同,一般包括自然災害、政治動盪、本港保安局就海外地區發出外遊警示、受保人直系親屬嚴重受傷或身故等。如非因保險公司指定的事故而取消或提早結束旅程,可能不屬承保範圍而不獲賠償。

消委會表示,近期有消費者擔心到東南亞旅遊時的人身安全,而在是次調查中,只有一間保險公司的3個計劃提供「綁架及勒索」保障,每宗意外每天賠償最高500元,總賠償額最高1.5萬元,但必須報警並向警方索取報告,才能提出索償申請,其他保險公司均建議受保人的家屬聯絡本港入境處、警務處或相關領事館尋求協助。另外,如受保人外遊期間因感染COVID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只有一間公司的3個計劃列明不會保障該項疾病。

不少市民在外遊時都會購買旅遊保險。(資料圖片/倪清江攝))

消費者選購旅遊保險計劃時,可參考以下注意事項:
- 不同保險公司對各項保障的定義或有不同,應細閱保單條款作確認,不應只着眼於保費金額及單一項目最高賠償額;
- 投保前詳細了解計劃的保障範圍、最高賠償金額和索償安排,以及部分項目可能設有的每天賠償上限。若有長者或兒童同行,應留意其保障範圍及最高賠償額或有不同;
- 注意不承保事項,例如未經保險公司同意自行安排緊急醫療運送服務、前往個別地區,或參與高危活動等。若有意在旅遊期間參與滑雪、乘坐熱氣球、水肺潛水等較高風險活動,投保前應先向保險公司查詢清楚個別較高風險活動是否受到保障,避免意外發生後不獲賠償;
-部分計劃會就受保人出發前旅程因故延誤或被取消的情況提供保障,例如當特區政府對目的地發出黑色外遊警示、受保人的家人患上嚴重疾病而須取消行程。惟各計劃的保障定義或有不同,因此確定機票及/或酒店住宿後應盡早購買旅遊保險,預留時間理解理賠條件和索償限制,切勿待出發前才投保;
- 謹記隨身帶備保險公司的緊急支援熱線電話號碼,以及家人或緊急聯絡人的聯繫資料,以備不時之需。旅遊期間如遇上交通延誤、人身意外或患病住院等突發事故,謹記保留書面證明或收據之正本向保險公司索償,並留意索償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