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醫院|病人由有入無出到平均一個月出院 見60年治精神病變遷

撰文:李恩慈
出版:更新:

被視為精神病標誌的青山醫院屹立社區60年,行政總監林明回顧這些年來的變遷,慶幸社區服務助減少住院病人,醫護才可悉心照顧病人的身心和社交。他認為醫院與公眾的交流很重要,樂見市民對精神病人的態度已今非昔比。
坊間常有說法流傳,一旦入住青山醫院便一輩子也走不出來。林明承認30年前曾出現此情況,因歧視情況普遍,「家人生活都好困難,所以就算醫好咗(病人)都出唔到院。」而現時急性入院病人平均在一個月內可出院。
亦有人認為裝作精神病可長住青山,資深護師現身說法,指醫生總能在傾談間找出端倪,並嘗試解開病人的心結。

青山醫院於1961年正式啟用,今年剛好一個甲子。(鄭子峰攝)

▼青山醫院文物全覽▼

+12

高峰時2300病人住院 一醫生為200人看診

青山醫院於1961年正式啟用,當時院內有10幢建築物,共提供1,000張病床,14年後因需求增加增至近2,000張。1988年,逾2,300名精神病人住院,登上服務量的高峰。醫院遂於1990年代重建,並開始精神健康社區服務,譬如派醫護進行上門探訪、成立心理治療診所、推行老人速治服務等,以盡量減少住院人數。

林明憶及80至90年代,每間病房容納逾百名病人,全院醫生僅10多名,他要以一己之力為200名住院病人看診,「每日淨係可以睇下佢哋起居飲食,無辦法了解每個人嘅情緒、社交等等。」如今青山醫院有約1,500名員工,包括80名醫生和500多名護士;住院病人少於1,000人,每間病房平均有40人左右。林明認為住宿和膳食只是基本要求,現時每名病人也有護士專責跟進病況,並會共同制定重投社會的計劃,例如就業階梯等。

林明憶及80至90年代,每間病房容納逾百名病人,全院醫生僅10多名,他要以一己之力為200名住院病人看診。(鄭子峰攝)

歧視普遍 病人康復都未能出院

坊間常有說法流傳,一旦入住青山醫院便一輩子也走不出來。林明承認30年前曾出現此情況,因歧視情況普遍,街坊鄰舍常施壓予精神病者家庭,「當時市民認識同包容不足,人哋會話有個傻仔喺你屋企呀,家人生活都好困難,所以就算醫好咗(病人)都出唔到院。」他強調精神病人絕對可重回社區,如今急性入院病人平均在一個月內可出院。

精神科資深護師鄧志強從少年病人反思,為人父母應對子女寬容一點。(鄭子峰攝)

14歲少年稱有幻覺 資深護師揭拒裝病源頭

精神科資深護師鄧志強稱,他在1999年入行,照料過無數精神病人,其中一名最深刻的患者是兒童精神科的14歲少年,聲稱受到幻覺影響,但後來醫生發現他只在上學前有「幻覺」。醫生在傾談間了解,家人給予少年龐大學業壓力,他最終承認為了逃避課業才裝成精神病人。這名病人使他反思,為人父母應對子女寬容一點。這故事亦令林明明瞭,醫護要與病人的家人多溝通,才可解開精神問題癥結。

社會曾對精神病人抱有嚴重歧視,青山醫院遂致力推動社區工作,冀增加公眾的認知和包容。青山醫院精神健康學院執行委員會聯席主席蕭慧敏介紹,醫院在2002年成立精神健康學院,舉辦不同講座和活動;並於2009年開設精神健康證書課程,向照顧者、學校和院舍員工、紀律部隊等教授處理精神疾病知識。另外,醫院亦多舉辦多個「藝術在青山」病友作品展覽,以增加他們的自信和滿足感。

青山醫院精神健康學院執行委員會聯席主席蕭慧敏(右)介紹,精神健康學院於2009年開設精神健康證書課程。(鄭子峰攝)

50周年開放日 市民爭相「入青山」

林明認為醫院與公眾的交流很重要,他憶述10年前、醫院50周年的開放日,「好墟冚,市民係帶住一個好想認識多啲嘅心態入嚟,好投入活動同發問。」當日情況使他明白,市民對精神病人的態度已非昔比。

位於青山醫院學院樓(S座)二樓的「精神健康體驗館」在2019年底已落成,礙於疫情緣故仍未開放。林明說,希望透過展館揭開青山醫院的神秘面紗,笑言要讓公眾知道「(青山醫院)都係普通病房啫,唔好覺得(病人)困咗落山窿。」他相信,醫院愈透明,公眾對精神病人的誤解便愈少,有助減少歧視。

新藥副作用少 減免病人被一眼認出

隨著時代進步,治療精神病患者的方法日新月異。林明舉例說,數十年前的精神科藥物寥寥可數,病人服藥後「個樣都木木獨獨,又流口水又手震,啲人都實認得佢(患精神病)。」近10至20年,各類藥物已發展了幾代,副作用也明顯減少。近年更流行針藥,每劑療效可維持3個月,讓合適的病人不用每日吞藥。除此之外,現時流行使用腦磁激治療對付抑鬱症,免卻全身麻醉風險。另一邊廂,昔日的「約束衣」是直接用繩綁著病人,現在演變成磁力約束衣,較穩固和不易弄傷病人。

據食物及衞生局回覆財委會特別會議的文件,醫管局精神科門診求診人次由19/20年度的90萬,減至20/21年度的67萬。林明解釋,全港精神病人數字並無減少,門診輪候時間亦未見縮短。他估計求診人次下跌的原因是穩定病人在疫情期間選擇只取藥、不看診,而新症病人失約的情況亦變得較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