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埗智能停車場料2026年完工 研究到落成需8年 區議員批太遲

撰文:黃偉倫
出版:更新:

本港泊車位不足,長期困擾駕駛人士。政府於2018年初,委託顧問研究推展智能泊車系統先導計劃,當中荃灣海盛路的自動泊車系統項目,預期於本年下半年投入服務。
不過,其他智能泊車項目,則可能短期內未能誕生。根據深水埗區議會文件,深水埗欽州街西休憩用地及公眾停車場項目,計劃選用圓筒垂直升降式自動泊車系統,2022/23年才會向立法會申請撥款,之後工程預料約3年完成,即要等到2026年才啟用,由顧問研究到落成,前後需時8年時間。
有深水埗區區議員批評,智能停車場太遲落成,而且只提供約200個泊車位,根本供不應求,尤其近年當區人口增加,車位更加不敷應用。

運輸署早於2018年年初,委託顧問研究推展智能泊車系統先導計劃,以選定6個地點興建不同類型的智能停車場,並評估相關的技術及財務可行性。其中最初公布的3個選址,包括深水埗欽州街及通州街交界休憩用地。

運輸署向深水埗區議會提交文件,提到該選址面積約3,650平方米,部分為西九龍走廊位於欽州街西下行斜路,之後會由路政署清拆,運輸署會於騰出的土地,興建地下停車場,並提供休憩設施配套,包括兒童遊樂場地、健身站園區、園景設計的花園等,供市民享用。

項目料提供200個泊位

文件指,由於環境限制,技術上不能興建傳統停車場,故採用自動泊車系統,選定應用「圓筒垂直升降式」自動泊車系統,當中配置快速升降機和旋轉移動台機械裝備,可運送汽車,駕駛者只需將汽車停放於地面的轉移車庫,系統便能自動尋找空置泊位和存取汽車。駕駛者取車時,車輛亦會自動送到地面的轉移車庫。文件指,會興建2個圓筒地庫,以安裝泊車系統,提供170個泊位,並於地面提供30個傳統泊位。

停車場的入口及出口分别位於欽州街西以及西邨路。運輸署表示,此舉可令停車場實行單向交通,令交通更為暢順。另外,停車場落成後,署方會考慮將部分現有的路旁泊位,轉為供商用車輛使用;選址旁的短期租約停車場比例亦可能作出調整,以提供更多商用車輛泊車位。

運輸署表示,項目的初步技術可行性研究已完成,署方會與建築署規劃,並聘請顧問作技術評估,再向城規會申請規劃許可,之後預料2022/23年向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申請撥款,工程料約3年完成,即變相可能2026年才啟用。

區議員質疑項目需時太長 難解區內車位不足問題

深水埗區議員麥偉明表示,雖然是次項目於香港而言屬於新式,但「唔明點解搞咁耐」,批評太遲落成。他表示,當區車位短缺,停車場常爆滿,違泊問題嚴重,青山道、元州街經常泊滿私家車,原本3條行車線,常常都有2條泊滿車輛,加劇擠塞問題。

麥續稱,該區近年愈來愈多人於入伙,例如海盈邨、海達邨,惟車位遠未能追上人口增長,即使政府加強檢控違泊,但關鍵的車位問題未解決,現時智能停車場卻需隨時等多5年才有200個車位,批評:「點智(能)都無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