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朗奧運奪金|年輕劍手的兩難 兼顧學業與訓練 冀登奧運舞台

撰文:廖文謙
出版:更新:

有「劍神193」之稱的張家朗周一(26日)為香港勇奪花劍金牌。除張家朗之外,香港其實亦有不少年輕劍擊運動員日以繼夜埋首訓練,希望有日可如一班師兄一樣,登上奧運的大舞台。
年輕劍擊運動員文毅施表示,在香港必須要兼顧學業及劍擊訓練,但認為運動員的比賽機會非常珍貴,因此就算辛苦也覺得十分值得。

▼7月26日張家朗勇奪香港史上第二金▼

+1
受疫情影響,港隊劍擊成員文毅施(左)和陳樂熹(右)暫時無法參加國際賽,只能專注準備本地的劍擊賽事。(盧翊銘攝)

現年20歲,於香港女子佩劍排第9位的文毅施,是其中一位港隊代表。她表示,從小便參加不同的運動,如羽毛球及游泳,惟一直都沒有接觸劍擊這項運動。直至初中時,她在學校師兄及師姐的推薦下,加入了學校的劍擊興趣班,並第一次接觸這項運動。

她認為,劍擊是一種與眾不同的運動,皆因「唔係好多運動可以攞住支劍」,加上高速的比賽節奏及講求策略的玩法,令她對這個運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及後,她被劍擊教練舉薦到劍擊總會接受專業的培訓,並參加不同本地和國際的劍擊比賽,其中在亞洲U23劍擊錦標賽中更獲得銅牌。

文毅施表示,昨晚看到張家朗為港奪金,興奮得在家裡尖叫,又認為香港運動員取得獎牌「好難得」,因此是一件值得開心和驕傲的事。(盧翊銘攝)
+1

文毅施:辛苦都係值得

正在理工大學修讀物理治療的文毅施承認,運動員的職業生涯較短,因此希望趁年輕時做一個出色的運動員,「點都唔會貿貿然因為要讀書,而完全放棄自己一樣最鍾意嘅嘢(劍擊)」。同時兼顧學業及運動員的訓練,她坦言過程不易,必須放棄玩樂及休息的時間,但覺得運動員的比賽機會非常珍貴和難得,因此就算辛苦也覺得「值得嘅」。文毅施說,希望將來可以登上奧運的舞台,並會以此作為最大的目標。

文毅施(左一)坦言,中學時身邊的朋友大多打羽毛球或籃球等大眾化的運動,因此對她打劍擊一事感到非常驚奇。(盧翊銘攝)

現年17歲,於香港佩劍青年組及少年組均排名第一的陳樂熹同樣為港隊成員。他表示,在小學時有參加過校內的劍擊興趣班,惟當時參加的原因純粹是為了「減肥」。他坦言,當時他的身材不高,體重卻逾50公斤,形容當時的他「好似個波咁」。

小學贏冠軍燃起運動員熱忱

他其後開始對劍擊產生更濃厚興趣,並覺得劍擊「好型」,因此便一直繼續參與這項運動,至今已打了7年左右。他表示,父母對劍擊認識不深,但對他打劍非常支持,並認為劍擊是一項單人的運動項目,可以贏取個人的榮譽和獎項。最終,他在約11歲時,在小學學界比賽中便贏得第一個劍擊冠軍。陳嘉熹表示,當時的冠軍燃起了他想要當運動員的熱忱,並希望將來可以成為一名劍擊運動員。

陳樂熹表示,他會經常觀看YouTube上的劍擊影片,以學習不同國家隊所使用的劍擊戰術。(盧翊銘攝)

在拔萃男書院讀中五的他表示,未來會參考奪金的張家朗,在中學畢業後便成為全職運動員。至於作為運動員的目標,陳樂熹坦言,希望將來可以在奧運中贏取金牌,惟自己距離這個目標還很遠,因此會繼續努力訓練,提升自己的技術和確保自己不會受傷。

兩位劍手均表示,希望越來多越人接觸和參加劍擊比賽,從而帶起本地的劍擊風氣。(盧翊銘攝)

▼7月26日在商場觀戰的市民為張家朗奪金歡呼▼

+8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