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社科|科主任堅守崗位 自嘲變資訊傳遞工具:留下只是想教學生

撰文:胡家欣
出版:更新:

高中公民與社會發展科於新學年中四級推行,逐步取替通識教育科。新科由公布到落實,不足一年推出,欠缺教科書、評分準則及足夠師訓下,通識老師倉促「轉型」教授。
通識及公社科主任陳老師(化名)坦言,對於負責新科感到壓力,課程內容今非昔比,重視國情教育,以背誦為主,在課程及國安教育指引規範下,教學空間大幅收窄,只會依從官方教材簡報教學,課堂不安排開放自由討論,以免陷入違規風險。
她坦言,對公社科前景感到悲觀,預視最終淪為「閒科」,教學發揮空間大不如前,老師猶如「資訊傳遞工具」,直言堅守崗位,純粹責任驅使,「仍然想教書,係想教學生,唔係為呢一科。」

公社科系列三之一——「留」

延伸閱讀:

公社科|通識教師開學調整心態轉型兼教旅遊款待:教育不可絕望

公社科︱大學通識科畢業生決棄教師夢 指新科不再重視批判思考

任教高中通識十多年的科主任陳老師,直言不喜歡公社科,留守崗位,責任驅使。(余俊亮攝)

教局高官強調科主任問責 教師憂犯紅線不敢自製教材

任教高中通識十多年的科主任陳老師,新學年有多一重身份,將兼教公民與社會發展科。教育局由決定「改革」通識科,到落實公社科只有約九個月,新學年無提供教科書及考卷評分準則,僅在開學前三個月起,安排網上講座培訓,和提供部分課程教學簡報、參考資料及工作紙。

被迫倉促「轉型」的她直言,對於負責新科感到壓力,擔心教學容易誤觸「紅線」。教育局副秘書長康陳翠華早前在立法會上稱,科主任要為教材問責,涉憲制秩序、基本法、國安法等內容「不容曲解」。

陳老師說,教育局高官警告言猶在耳,教師團隊隨即對構思更生動有趣的教學法感到猶豫,也失去動力改造官方教材,直言將依從官方簡報,僅略為剪裁內容,絕不會另加教學素材。她解釋,擔心內容輕則被斷章取義投訴,重則或因誤教陷於違法風險,為保障教師團隊安全,「你教錯語法唔會犯法,但你教錯法律,可以話涉嫌違法㗎喎。」

公社科三分二內容圍繞國情,有規限討論空間,陳老師說前線教師需重新適應。(余俊亮攝)

公社科內容較通識削減一半,三分二內容圍繞國情,考卷評級簡化為「達標」與「不達標」,取消獨立專題研究,改為不計分的內地考察專題研習。入行見證通識科誕生的陳老師表示,新科的內容今非昔比,特別是主題一及二,「『一國兩制下』的香港」及「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家」,側重灌輸官方資料,涉及憲制等無詮譯空間,明顯以背誦為主,與過往重視批判、多角度思考的通識科有別。

她說,通識科多設小組討論,針對探究的議題,思考正反兩方面,甚至不同持份者的考慮,再由同學作出結論,即使涉及政治及法理議題均有爭辯空間,「呢個世界有好多議題唔係只有黑與白,通識科就係培養學生就算你唔同意一樣嘢,都要專重唔同人意見。」

陳老師坦言,教公社科會依足官方教材教學,以免觸犯紅線。(余俊亮攝)

涉國安議題無討論空間 老師要「糾正」觀點

不過綜合公社科及國安教育指引,訂明禁止課堂討論「發展中」議題,涉及歷史文化、法理法治等議題的探究角度「沒有正反二元對立」,國家安全議題更是無爭辯或妥協空間。

她舉例,課程綱要形容國家安全無礙港人權利,「在堂上已經唔可以討論佢係咪保障到,而係一定要保障社會穩定及人權。」即使學生對國安法的看法與官方不相符,她說教師最終要作出觀點「糾正」,「教育局將個責任拋咗畀我哋,要令學生無呢個感覺。」

為免教學的紛爭、違反教學指引,她說公社科難設開放的小組討論,已計劃改以「拋問題、學生搵答案」的方式,嘗試增加課堂的互動性。這種「一問一答」的教學方法,教師團隊仍有憂慮,「佢哋擔心同學反抗,唔同意老師嘅說話,引起一啲爭論。」

陳老師留守崗位,只因希望陪伴學生,直言不會鍾意教公社科。(余俊亮攝)

預視最終淪「閒科」 六人團隊一半人不想教

「我覺得學生依家都醒目,國安法環境之下,大家都知要小心,唔太擔心。」陳老師相信學生明白老師處境,但學生如何看待公社科老師,她為此有所忐忑。「以往作為通識老師,係一個好自傲嘅專業身份。依家我會擔心學生點睇呢科老師,會唔會對老師有負面嘅評價呢,咁呢個係一定唔開心。」

她停頓數秒再說,「我係好鍾意通識科,先會教通識㗎嘛,你依家改我課程,改咗唔係通識科,我唔會好鍾意呢個學科,好難喎真係。」

由通識科過渡至公社科教師身份,六人教師團隊,有一半同事揚言不想教,積極準備轉教其他科目,她自己堅守崗位,純粹責任驅使,也因不捨學生,欲陪伴成長,「仍然想教書,係想教學生,唔係為呢一科。」唯一期待教授科目主題三「互聯相依的當代世界」,冀能有僅餘的教學發揮,也會鼓勵團隊完善教學,「唔會好正面,但我仍然會積極發展呢科。」

對於公社科未來的前景,她直言悲觀,科目只有兩個等級,預視將被慢慢忽視,最終淪為「閒科」,「我哋無發展空間,政府叫你教喳嘛,變咗資訊傳遞嘅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