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澳津貼小學引入校本國際課程提升英語教學 外籍教師增至3人

撰文:倪清江
出版:更新:

將軍澳津貼學校博愛醫院陳國威小學本學年起改革校本英文科課程,參考國際課程IBPYP( IB Primary Years Programme)教學策略,今年12月起率先在小二英文課程中,試行引入全新的校本國際PIE課程 (Primary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Curriculum),於每學期抽起原定兩個圖書單元,加入兩個IB國際課程模式的學習單元「Sharing the Planet」及「Who we are」,比較一下兩種教學模式,對於培養學生成為自主學習者的成效。

為提升教學水平,校方已額外增聘2位外籍老師,總人數增至3名,他們日常與學生一起上課及進行英語活動,以提升學生聽說英語的自信心和能力。

校長:傳統知識傳授模式令學生習慣按指令行事

校方表示,新引入全新的校本國際PIE課程,即加入包括Voice(傾聽)、Choice(賦權)及Ownership Strategies(主人翁意識策略),並參考IB課程所提倡的十個學習者培養目標(Learner Profile),去優化現行的英文課程,以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及態度,裝備成為自主學習者,以迎接瞬息萬變的未來。

校長韋淑貞表示,傳統教學模式聚焦於知識傳授,學生大多跟隨指令或指示學習,而培養出來的孩子亦大多習慣按指令行事,學習過程較被動,這對於培養學生成為自主學習者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或較易令學生日後被淘汰。

PIE課程鼓勵學生多發問 多思考及自我探究

韋校長續稱,IB課程以裝備學生成為世界公民(Global Citizen)的基礎而設計,並設立十個學習者培養目標,提倡要培訓學生成為積極探究、善於交流、思想開明等特質的人,以及具有敢於冒險及身心平衡的毅力和精神,21世紀的學生較需要學會主動尋找知識、探究及解決問題,經校方多翻考量後,決定未來要教育孩子如何運用知識去思考、研究和創造,故加入IBPYP元素及傾聽、賦權及主人翁意識策略教學策略,目的就是希望學生利用英語,進行日常生活的探究活動,真正把英文融入生活中,並培養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翁。

校本國際PIE課程鼓勵學生多發問、多思考及自我探究,目的是讓學生在瞬息萬變的社會中學習解難,以及建立發掘新事物及新知識的能力,而不是僅僅由老師單向式向學生們灌輸知識。在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從反思中作選擇,並依據個人/小組的選擇,採取學習行動,再就學習的成果/成效進行反思,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負責,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去解決不同的問題,並在學習的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反思及持續完善的態度,提升學生對學習的擁有感,令學習由被動改為主動,培養學生成獨立自主的學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