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研究指口罩含致癌物 港化學工程師:毋須恐慌 可勤換口罩

撰文:王潔恩
出版:更新:

比利時國家衛生研究院(Sciensano)早前公布研究結果,發現口罩樣本含有潛在可致癌物二氧化鈦(Titanium Dioxide)。歐盟委員會強調,目前無確實證據顯示合成口罩會有致癌風險,呼籲民眾繼續戴口罩。
不過,到底可謂二氧化鈦?有化學工程師表示,二氧化鈦可「美白」纖維,故在日常生活很常見,例如廁紙、紙張等,若口罩存在二氧化鈦,估計意指口罩的白色背面。
雖然口罩與口鼻接近,但他認為市民無須過份恐慌,因相信口罩使用的二氧化鈦不多,並估計口罩纖維破損才有機會吸入,而不少口罩是即棄,市民未必長時間使用,相信只要勤換口罩即可。

受新冠肺炎影響,口罩已成為市民的必須品。(廖雁雄攝)

包括可重用口罩或外科口罩

比利時國家衛生研究院上月表示,經測試後,發現合成材料製造的口罩樣本含有二氧化鈦,故建議需要更多研究,在有最終證據前,應限制在口罩使用二氧化鈦。而該研究的作者之一曾向《路透社》表示,他們在大部份普遍使用的口罩中發現二氧化鈦粒子,包括可重用或單次使用的紡織口罩、外科口罩等。

不過,比利時高級衛生委員會( Belgian Superior Health Council)發言人又指,當中潛在的健康風險,並未超越口罩防止感染新冠肺炎的好處。歐盟委員會亦說,目前無確實證據顯示合成口罩會有致癌風險。

新冠肺炎去年爆發初期,本港曾出現口罩荒,甚至有人為口罩通宵排隊。(資料圖片/李澤彤攝)

二氧化鈦常見於白色物品

化學工程師李浩基表示,二氧化鈦很常見,例如白色油漆、香口膠、廁紙、紙張、防曬霜等,都會加入二氧化鈦,「幾乎你所有見到白色嘅嘢,都有二氧化鈦存在。」他說,若口罩存在二氧化鈦,應意指口罩的白色背面,將纖維由其他顏色變成白色。

相信份量不多 建議勤換口罩

李浩基說,由於口罩接近口鼻,若口罩的纖維破損,當二氧化鈦脫落時,呼吸時便可能吸入肺部。不過他認為市民無須過份恐慌,因相信口罩使用的二氧化鈦不多,故吸入的份量亦不大,加上不少口罩是即棄,市民未必長時間使用,除非口罩的纖維破損,例如長時間磨擦「起毛粒」等,才有機會脫落較多的二氧化鈦,相信只要勤換口罩即可。

他又強調,現時致癌物質分為兩大類,包括已證實的致癌物或可能致癌物,前者有香煙、甲醛等,但二氧化鈦並僅屬可能致癌物,故仍有待證明。

▼涉及「Delta+」變種病毒患者的地點▼

口罩主要阻隔飛沫 未必需要使用二氧化鈦

李說,二氧化鈦除了使口罩更白淨美觀外,近年聲稱可殺菌的光觸媒口罩,有機會亦使用二氧化鈦。不過他認為,口罩的主要目的是阻隔飛沫,而非美觀或殺菌,質疑是否需要用到二氧化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