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工廈改裝過渡屋項目觸礁 租金、租期未達共識 涉116個單位

撰文:王潔恩
出版:更新:

本港房屋問題嚴重,不少人居於劏房或不適切環境,政府近年大力發展過渡性房屋,以此為「撲近火」手段。早在去年12月,政府曾透露本港將有首個工廈改建過渡性房屋的項目,並已批出撥款,擬改裝觀塘大偉工業大廈,提供116個單位。
不過,據了解上述項目已告吹,因營運的非政府機構與業主在租金及租期上無法達成共識,難以令租金水平設定在基層可負擔的價格,加上租期過短,故計劃最終觸礁擱置。
運輸及房屋局查詢回覆查詢時證實,負責的非政府機構和該工廈業主未能達成一個可行的租務安排,因而未能落實。

在去年12月,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曾宣布,本港首個工廈改建的過渡性房屋項目在平安夜(24日)已獲批出撥款,上限是6,150萬元,目標今年年中動工,如一切順利,於2022首季入伙,屆時可惠及116個家庭,約370人,選址是觀塘鴻圖道大偉工業大廈。

據了解,營運機構曾與業主商討了約一年,本來打算整幢改裝,但與業主在租金及租期上無法達成共識,故最終要擱置計劃。

據悉,營運機構本來想營運約10年時間,但業主提供的租期較短,加上業主預期每個單位的平均租金至少6,000元,意味一般基層難以負擔,最終決定擱置。

+1

運房局:不會放過任何機會

運輸及房屋局回覆查詢時表示,就觀塘大偉工業大廈改建作過渡性房屋的項目,負責的非政府機構和該工廈業主未能達成一個可行的租務安排,因而未能落實,又強調專責小組不會放過任何可幫助居於不適切居所家庭的機會,會繼續跟進。

翻查資料,早在2018年,特首林鄭月娥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時,曾提出部分工廈可改作過渡性房屋。位於商貿、商業、綜合發展區及住宅地帶等非工業用途用地的工廈業主,可將整幢或部分樓層作過渡性房屋,業主可獲豁免補地價,但要低於市價出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