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再增1.4萬宗停滯不下 康復腎病男轉復康病房不足一周死亡

撰文:鍾妍 李慧娜
出版:更新:

第五波疫情持續,今日(22日)連續3日新增確診宗數維持1.5萬宗以下。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指,今日新增14,152宗確診個案。他指出,近數天新增確診宗數與上周比較確有下跌,但仍維持在1.5萬至2萬宗,形容為「停滯」,「市民千祈唔好以為數字係跌咗」,呼籲不要對確診數字盲目。

新呈報245宗死亡個案,第五波累計增至6,151名患者不治,兩年來共6,364人死亡。其中一名55歲男死者去年11月完成接種兩針新冠疫苗,於2月尾快速檢測發現確診,至3月8日入院照X光時發現有肺炎,當時血糖不穩、腎功能亦差,3月15日的深喉唾液樣本CT值為30,代表病毒量低,轉到荔景大樓復康,3月21日發現不清醒搶救無效。

▼3月22日 港珠澳大橋口岸離港居民等候檢測結果▼

+8

歐家榮:唔好對個數字盲目 仍然維持高位

歐家榮指,今日合共確診14,152宗個案,包括4,296宗核酸檢測及9,856宗快速測試陽性個案,現時第五波疫情累計有1,063,279宗個案。他指,今日有10宗輸入個案,當中3宗個案都是在3月20日乘坐TK083航班由土耳其抵港、4宗於3月18日乘坐CX796由印尼抵港,一名3月21日抵港的CX2066航班的機組人員、一名3月18日乘坐TK083抵港旅客,及3月19日由越南乘坐VN594航班抵港的乘客。

就近日疫情維持在1.5萬宗以下,歐家榮指出,近數天新增確診宗數都徘徊在1.5至2萬宗,與上周及較早前比較,水平確有下跌,但有關數字仍然較過去兩波疫情最高峰的數字高出100倍,仍為相當高的數字,認為現時不能算是穩定或已大幅回落,「仍然維持高位」。

歐續指,同意以「停滯」形容近日疫情,似乎沒有穩定及持續回落的趨勢,每百萬人口每日新增確診數字,與西方國家比較仍處於高水平,「市民千祈唔好以為數字係跌咗,開始有啲好轉」,數字停在至少5位數水平,仍然不能說放鬆,「唔好對個數字盲目咗」,希望繼續以社交距離措施及接種疫苗,令疫情進一步回穩。

​▼港大醫學院3月22日公布第五波Omicron疫情發展模擬模型更新推算▼

+6

目前死者屬一兩周前患者

第五波疫情累計有6,151宗死亡個案,粗病死率為0.58%,歐家榮表示,死亡數字上一定有滯後,因個案感染病毒及入院後,醫治期間會惡化,故受感染至死亡之間,會有一段約一至兩個禮拜的距離,「而家錄到嘅死亡數字,可能係起碼一兩個禮拜前感染嘅數字」,故解釋到死亡數字維持高位的原因。

港大醫學院今公布研究,指第五波Omicron疫情發展模擬模型更新推算,估計已有約六成即440萬市民感染,推算到4月21日政府預計第一階段放寬社交距離措施時,每日感染數字已回落至三位數。

歐家榮表示,將來疫情走勢難以評估,現時疫情暫時在高水平徘徊,期望數字可盡快回落,所以政府以社交距離措施盼截斷傳播鏈並鼓勵檢測等,希望可以及早找到個案及治療,以減低死亡率,目標仍是「動態清零」。他指,本港有可能疫情反彈,指出去年12月本港疫情回穩,但今年一用又再反彈,疫情不穩定,要時刻保持警覺。

曾做器官移植男子染疫半個月不治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綜合臨床服務)李立業指,昨日共有190名染疫病人離世,包括105 男、85女,年齡介乎42至107歲,當中有176人為65歲以上的長者。而因數據滯後,李指,在3月7日至20日有48人離世後未公布,包括17男30女,年齡由62歲至102歲。

李立業特別提到有5名較年輕的離世病人,最年輕的42歲男子已打齊3針疫情,他患有嚴重心臟病,曾接受移植手術。他在3月初開始發燒,病毒檢測呈陽性,3月20日早上入博愛醫院,出現發燒及氣促,入院當晚已不清醒,搶救無效,於昨日凌晨死亡。李表示,認為個案與新冠病毒關係存疑。

另一宗與新冠病毒關係存疑的死亡個案,李立業指,為55歲男死者的個案,他於去年11月完成接種兩針新冠疫苗,本來有高血壓及糖尿病,於2月尾快速檢測發現確診,至3月8日因肚痛、膊頭痛及血糖高到瑪嘉烈醫院急症室,照X光時發現有肺炎。他入院時的血糖不穩,腎功能亦差,病情穩定後3月15日的深喉唾液樣本CT值為30,穩定血糖後轉到荔景大樓復康,3月21日發現不清醒搶救無效。他說,所有死亡個案會交由專家分析。

▼3月21日 政府宣布將分階段放寬社交距離措施當日市面情況▼

+4

李續指,另外涉一宗54歲男子,本有癌症,亦有曾腦出血的紀錄。他未有接種新冠疫苗,3月6日下午入聯合醫院急症室,自行快速測試為陽性,出現發燒氣促,照X光見到有肺炎,入院後情況慢慢轉差。

另外涉及兩名院舍院友,李立業說,一名56歲殘疾院舍女院友,發燒兩日送入瑪嘉烈醫院,發現血壓低亦有肺炎,曾開抗生素及類固醇治療,病情穩定後轉送北大嶼山香港感染中心,其後病情惡化,3月17日起要注高度氧氣,昨日離世;另一名60歲院舍女院友,有高血壓及糖尿病背景,3月20日入屯門醫院,出現氣促及肺炎,曾獲發類固醇及瑞德西韋,之後要插喉及曾打強心針,但病情持續惡化至昨日下午離世。

▼內地醫護到亞博館幫忙照料病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