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PAS放榜|聽障少女難忘被助經歷 立志投身醫療界 盼成助人者

撰文:曾鳳婷
出版:更新:

聽障人士自幼在學習上較其他人困難,需要在各方面下一番苦功。今(10日)是JUPAS大學聯放榜,對於他們來說亦是一個成果發表會。深度聽障的歐陽珏伊及林子喬在是次文憑試考到好成績。前者難忘在成長過程中受到各人的幫助的經歷,希望可以入讀醫療化驗科,他日投身醫療界別,由受助人角色成助人者;後者則對地理科目情有獨鍾,希望修讀地理學科,在完成學業後利用所學知識探索世界。

歐陽珏伊(左)是一名深度聽障者,在文憑試考獲最佳5科26分的佳績,希望可以入讀醫療化驗科,他日投身醫療界別,幫助他人。(李澤彤攝)

在幼兒中心開始早期訓練 助融入主流學校

歐陽珏伊是一名深度聽障者,在文憑試考獲最佳5科26分的佳績。歐陽珏伊在於7個月大時被診斷為深度聽障,時至11個月大才獲政府資助下雙耳配帶助聽器,後於香港聾人福利促進會尚德幼兒中心開始早期訓練,為日後學習打下基礎。她於尚德幼兒中心畢業及入讀主流小學。歐陽珏伊認為於幼兒中心中學到的技巧有助她融入主流學校。

歐陽珏伊於香港聾人福利促進會尚德幼兒中心開始早期訓練,她認為於幼兒中心中學到的技巧有助她融入主流學校。(受訪者提供圖片)

小學時聽力突然再度變差 音樂堂變惡夢

8歲時歐陽珏伊的聽力突然再度變差,更影響到日常學習及社交。「當時好唔開心,早會、廣播、聆聽唔係好聽到講乜,小息時朋友講嘢都聽唔到。」需要對聲音掌控較高的音樂課更是歐陽珏伊的惡夢,「好討厭音樂堂,唱歌要聽前奏,我會企咗喺度,因為聽唔到」。

植入人工耳蝸 與母親講電話變雙向

後來歐陽珏伊於同年進行左耳人工耳蝸手術,並於第二個月才開始聽到聲音。她表示,許多人認為完成手術後便等於可以即時聽到聲音,事實卻是需要時間適應及學會怎樣辨別聲意,人工耳蝸只是協助接收聲音。

一開始唔知點解要做,因為做完都係聽唔到聲,但之後慢慢聽到未聽過嘅嘢,例如電話、電視聲。
歐陽珏伊

在植入人工耳蝸6個月後,歐陽珏伊嘗試首次打電話給母親:「原來我都聽到,開始發現有啲嘢唔同咗。」歐陽珏伊的媽媽在旁補充說:「我接到嗰下好開心,奇跡發生!以前佢講電話只係打過去之後講佢要講嘅嘢就收線,但𠵱家可以有溝通。」

成長過程為受助者 盼大學畢業後利用專業知識回饋他人

歐陽珏伊亦漸漸透過人工耳蝸接收到更多的聲音,使她在學習及與朋輩交流的情況有所改善。「之前老師上堂講笑話,成班係度笑,但得我一個唔知道笑咩,不過𠵱家上堂清楚咗,可以幫到理解。」

歐陽珏伊提到,在成長過程中,她一直都是一個受助者的角色,受到各方人士幫助,如醫生持續協助跟進其聽力情況、老師盡心盡力教導知識、同學在上堂時協助做筆記及父母無限的支持令她能愉快地成長。這使她希望於大學修讀醫療化驗科希望日後可以如以往自己受別人幫助般,回饋其他人。

身為一個聽障嘅人有責任去做返一啲嘢,我希望透過自己能力令社會包容多啲。
歐陽珏伊

林子喬英文科失手 擬讀副學士或高級文憑找夢想

另一名深度聽障者林子喬也曾於香港聾人福利促進會早期教學及訓練中心進行學前訓練,為入讀主流學校打下基礎。林子喬的父母是忙於工作,由祖母親手帶大,其亦盡心盡力在各方面支援林子喬,令她十分感激祖母的付出。現時林子喬雙耳均要佩戴助聽器,但未有阻擋她對地理的熱愛。

林子喬於文憑試考獲最佳5科分22分,當中地理更取得5星的佳績。雖然英文科失手,令其無法直接入讀大學,但她卻沒有灰心,更希望在完成學業後,能利用所學知識到世界各地實地考測探索世界。「唔使同人比,即便副學士同高級文憑都可以搵到自己嘅夢想。」林子喬亦對日後生活感到興奮,希望能參加不同的課外活動及嘗試上莊,享受校園生活。

聾福會幼兒中心黃老師及吳老師是歐陽珏伊及林子喬幼時的老師,他們對於兩位於文憑試考到好成績感到高興。他們表示,中心會向6歲前的聽障孩子提供服務,會有1對6的小組及單獨的言語訓練。在正式進行訓練前,老師會先了解每一名小朋友的聽力程度,並視乎情況給予幫助,如訓練孩子的語音、語言及語文三大範疇,為他們入讀主流學校打下基礎。

▼2022年DSE中學文憑試狀元▼

+3

▼7月20日 2022年DSE中學文憑試狀元▼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