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性緘默症求助個案疫下升7成 幼童在外似「熄燈」閉口或患病

撰文:黃煦緻
出版:更新:

疫情下幼童長時間接受網課,平時在家活潑開朗,再次回校面授課堂時,面對老師及同學卻變得沉默寡言,儼如燈制開關的表現持續一段時間,那麽小朋友可能患上「選擇性緘默症」。
香港選擇性緘默協會創辦人兼會長鄭穎賢表示,關於「選緘症」的求助個案從疫情前一個月逾30宗,升至現時每個月逾50宗求助。她強調「選緘症」並不罕見,而根據外國研究顯示,2歲7個月及4歲5個月為病發期高峰期,呼籲兒童在5歲前的黃金期接受治療。

香港選擇性緘默協會創辦人兼會長鄭穎賢表示,關於「選緘症」的求助個案從疫情前一個月逾30宗,升至現時每個月逾50宗求助。(歐嘉樂攝/資料圖片)

「兒童喺學校6個鐘頭唔願意除口罩唔願意食嘢野,預計後疫情之後即使可以除口罩,但應該很多兒童唔願意除口罩,反而覺得除口罩就係壞,好似我哋着鞋着襪着衫咁樣,佢哋覺得唔着呢啲嘢個安全感好低 。」受疫情影響,伴隨各種防疫規定,學生重返校園後,與同學處於「隔離」狀態,學校開始變得陌生。對於周遭「不一樣」的環境,兒童開始產生焦慮不安的情緒。

鄭又指,「有學童因開唔到口去廁所而瀨尿,需要返學帶尿片。」若幼兒在家近乎正常狀態,但重返社交生活卻不能建立正常社交,在需要説話的特定情境下沒有開口説過話,在家狀態與在外狀態判若兩人,猶如燈制般「熄燈開燈」,而且狀況持續超過一個月(開學的第一個月除外),那麽兒童就有機會患上「選緘症」。

台灣調查揭每140名小學生一人會患上

鄭穎賢指,「選緘症」的求助個案從疫情前一個月逾30宗,升至現時每個月逾50宗求助,即個案上升近7成。根據外國研究顯示,2歲7個月及4歲5個月為病發期高峰期。鄭表示,「選緘症」非罕見,台灣調查顯示,每140名小學生就有一人患上「選緘症」,並呼籲兒童在5歲前的黃金期接受治療。

不過因疫情緣故,家長錯過在母嬰健康院為子女檢查身心發展的機會,加上兒童欠缺幼稚園教育,就算接受網課的時間短,老師對兒童的觀察減少,只能見到鏡頭前的兒童,無法協助家長及早發現兒童發展異常的問題,影響患者得到治療的機會。

夢境分析師、催眠治療師盧梓冠認為,夢境有助家長協助家長了解兒童的內心感受,及早辨別兒童困境。他表示,不少夢境均由壓力形成,兒童的夢境大多直白,因此可透過分析夢境情節,了解抽象情緒感受的源頭。(黃煦緻攝)

夢境分析師、催眠治療師盧梓冠認為,夢境有助家長協助家長了解兒童的內心感受,及早辨別兒童困境。他表示,不少夢境均由壓力形成,兒童的夢境大多直白,因此可透過分析夢境情節,了解抽象情緒感受的源頭。例如若兒童受外來壓力,即學習上的壓迫、社交相處困難,通常會反映在追逐夢;若兒童受內壓力,即自我要求的壓力、達不到父母要求,通常會反映在下墜夢等。

家庭治療及社工黃嘉慧表示,家長應引導及示範社交互動,建立兒童的安全感。家長亦要幫助兒童應對焦慮情緒,嘗試形容兒童心底感受,陪伴兒童度過情緒。同時讓兒童自己學會調節情緒,而不是走向失控。

家庭治療及社工黃嘉慧表示,家長應引導及示範社交互動,建立兒童的安全感。(黃煦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