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大豆參透STEAM教育 中大教授冀改變世界 種子學生心裏發芽

撰文:黃煦緻
出版:更新:

政府近年大力提倡STEAM教育(即結合「科學」(Science)、「科技」(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藝術」(Art)及「數學」(Mathematics),惟一向予人的印象離不開AI、機械人等嶄新技術。中大卓敏生命科學教授林漢明,一反「傳統」回歸樸素,決定以一粒大豆教STEAM。從靠「執垃圾」建構中大科研實驗室,再走訪內地尋求發展路向,進而踏入「大豆世界」。

「科學背後意義係咩,除咗自然同生命世界之外,其實為人類提高生活(質素)。」林漢明如是說,他希望用大豆讓世界「make a difference(作出改變)」。林今年更成立社企「采菽社」,在中學開展大豆STEAM教育,將希望的種子傳揚並栽種在學生心裏。

中大卓敏生命科學教授林漢明以大豆教STEAM。(黃煦緻攝)

回歸前由美國回流

林漢明自幼家境平平,在港修畢學士及碩士學位後,因「邊個比獎學金我,我就讀咩」,便遠赴美國修讀博士學位,並主力研究細菌。他憶述,讀博士期間,導師對他說,如果想留在美國,應該繼續醫學細菌的研究,「美國咁多間醫院,一定有工做。」加上當時亦見不少人投身醫學領域。林漢明卻一反其道,坦言當時正值香港回歸前,開始思考未來如何為香港及國家作出貢獻。

後來,林想到農業議題,「大家一諗起農業就係貧窮,但其實美國農業係賺錢。係咪一個技術落差,令一路以來農民係一個吃虧嘅狀態?」為了嘗試以自身力量讓世界「make a difference(作出改變)」,他在博士後先選擇修讀植物分子生物學,為將來從事農作物研究打好基礎。

實驗室執垃圾歲月 一塊白板建構未來

至1997年回港,林漢明在中大成立其科研實驗室,惟當時他並無啟動經費。他的學生團隊更需到垃圾房「執垃圾」建構實驗室。他笑言,當時「會去垃圾房睇下有咩有用,呢個木板、呢舊鐵好靚喎,可以用嚟砌嘢、種嘢。」他又指,他們曾拾到一個燈座,「就去鴨寮街買啲線喺度穿,買啲timer(計時器)」,製成第一個種植架。林漢明自言每每回想起那段回憶仍非常感動。

執到一塊白板,成日都係嗰度畫:想點做,做啲咩,好似我哋從一塊白板建構我哋嘅未來。
中大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林漢明

林漢明在此期間一直尋找機緣,思考「有咩農作物對世界影響大啲」,以規劃其科研路向。他曾走訪內地尋找實驗室目標研究的農作物,並遇到一位大豆專家,通過他探索及認識其他大豆專家,形容「開道門比我」,從此踏入大豆的世界。

當時「初初做大豆唔識」的林漢明,亦邀請該大豆專家教導其學生團隊,並承諾會為他破解一直苦惱的大豆耐鹽基因。2014年,林成功從野生大豆識別及複製出耐鹽基因,並成功孕育三種耐鹽耐罕大豆。

大豆變STEAM教學工具 冀一粒豆改變世界

對於大豆研究,林漢明認為除具有科研色彩,還有人文色彩,與扶貧、消除飢餓、全世界糧食安全等議題有關。「過去我哋成日講科學好多時候會忽略咗,科學背後意義係咩,除咗自然同生命世界之外,其實為人類提高生活(質素)。」

於是他在四年多前開始將大豆轉化為中學生的STEAM教學工具,有別於傳統STEAM著重科學及嶄新技術,大豆STEAM教學更強調教學背後的價值。林漢明期望,以跨學科、生活學、地理學、經濟學等知識,通過實際活動讓中學生了解世界議題, 並融合科學及人文素養,讓學生的視野由聚焦香港擴展到中國乃至全世界。

世界好大,香港好細,但係我哋知識可以輻射到好遠嘅地方。
中大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林漢明

林漢明更向中大可持續知識轉移項目基金申請贊助,並於今年成立社企「采菽社」,為中學提供大豆STEAM課程。課程設大豆與營養、可持續農業與環境,及基因時代,共三個單元。學生可進行不同體驗活動,包括嘗試利用凝固劑及各種豆類製作豆腐,亦可製作豆芽豆苗、發酵食品、植物肉,學生更可學習提取大豆及同類大豆基因作分析等。

單元亦包含由林漢明擔任講者的主題講座,分享團隊將改造農業經驗,帶到發展中國家,所推展的大豆項目。林指,團隊在南非與小農戶合作,通過種植大豆將荒地變農地,改變年輕人就業發展及增加農村收入。團隊亦在巴基斯坦希望通過傳授農業知識予婦女,讓種植大豆變成婦女的經濟來源,藉以幫助提升他們在穆斯林國家的社會地位。

林希望相關活動與分享,能夠像種子般植根在學生心裏,讓學生明白有人能夠從香港走出世界,並在不同方面作出貢獻的可能性。他又期望學生將來遇到機緣的時候,「都可以咁樣選擇,用佢哋力量令其他人生活好啲。」

hot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