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調查無下文 第五波疫情死者家屬 :我哋被遺忘|告別2022

撰文:呂穎姍
出版:更新:

由第五波疫情展開序幕,亦由疫情反彈作結,說起2022年,似乎不能夠離開疫情。對不少人而言疫情已成過去,再談疫情似乎不符大氣候,但對於因疫情失去至親的市民而言,新冠肺炎卻成畢生陰影。

第五波疫情至昨已奪逾11,000條性命。第五波疫情初期,陳先生帶着染疫父親奔波求醫,被私家醫院趕走,後來連父親離世時也無法陪伴在側,無法忘記得到,而他染疫後亦受盡「後新冠」折磨。上任特首林鄭月娥曾指值得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探討造成公共衛生危機的原因,惟本屆政府似乎束之高閣。他感到新冠患者及死者在復常的主旋律下已被遺忘,「香港都係一個金融社會,如果股票日日升,都會關注(股票數字)多過死亡個數。」

▼陳先生與父親生活點滴▼

寒夜帶染疫父親奔波多間私家醫院求醫被趕走

「爸爸上星期先上位,成個過程都好唔開心,媽媽都會成日諗,點解當時會咁?」陳先生說。

第五波疫情初期,感染人數曾升至單日數萬人,當時幾乎身邊總有朋友會確診。他的89歲的父親亦是其中一名患者,原本健康精神,惟在3月初因染疫而發燒、嘔吐及失禁等。陳先生當時與父親在寒夜中奔波到多間私家醫院,惟都遭醫院因父親發燒拒之門外。

我問出面咁凍,可唔可以喺到等一等。佢(私家醫院人員)話唔得囉,唔可以,總之你有事就要即刻走。
陳先生

隔着螢幕與父親訣別

在無計可施下,他最終報警召喚救護車,惟沒有人接聽,「打埋畀消防都話要等幾個鐘!」最後他與父親坐的士自行到瑪麗醫院急症室求診。

陳先生沒有想過與父親到處奔波的經歷成為了最後父子兩人的相處時光,父親在入院後情況持續惡化。陳先生多番向醫護提出,希望可見老父最後一面,最終僅獲安排在父親臨終前一日隔着螢幕與父親說再見。

▼2月26日 明愛醫院急症室外病人在帳幕下等▼

+3

批評政府兩年都無準備面對疫情大爆發

事隔已近九個月,不過陳先生對當日醫院的畫面仍然歷歷在目,「入到去好多爆哂,入面又好多人死咗,當時又唔會分流長者優先。」他認為疫情至當時已逾兩年,惟政府卻似乎沒有準備面對疫情的大爆發,直至有大量長者死才去做一系列措施補求,「之前一路都要你去驗(核酸),又無派快快,咩嘢都無,最危急嘅時候係咩都無。我又唔可以知到佢有無呢隻菌(新冠病毒),又無教育,所有嘢都係你哋去做個政府核酸。」

陳先生回想起父親剛離世的時候,他與母親經常以淚洗面,「成日都會覺得好可惜,好可惜係因為我見到佢成個過程,轉眼間幾個鐘,係一個好唔開心嘅經歷」,惟政府卻從未有主動提供任何精神援助,要依靠自己去聯絡非牟利機構,「一個長者離開,另一個長者會好傷心,呢啲情緒都係需要去處理。」

林鄭月娥曾提出設獨立調查委員會探究公共衛生危機原因

第五波疫情至今奪逾11,000條性命,尢其在初期,確診者離世的數字急升,醫院門外多張病床睡着等候入院的確診患者,令人質疑為何在新冠病毒襲港兩年政府仍毫無準備。時任特首林鄭月娥曾指值得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探討造成公共衛生危機的原因,惟到本屆政府,相關建議似乎從未在議程中。

▼3月4日 伊利沙伯醫遺體安置情況▼

+8

稱感到在復常主旋律下已被遺忘

陳先生直言,雖認同政府應設立獨立調查委員會檢討,惟第五波疫情都已過去,「邊個會話係自己問題呀!」他感到新冠患者及死者在復常的主旋律下已被遺忘,社會亦有意淡化新冠肺炎的病徵,「由一個好嚴重嘅,到變成嚴重啲嘅傷風感冒,我就覺得完全唔係。」

他自己亦曾染疫,即使後期康復了亦受盡「後新冠」折磨,有腸胃不適,亦曾十分嚴重,「食唔到嘢、呼吸唔到氣」,期間一度每周看兩次中醫調理身體,「針炙、跌打,咩都做哂。」

依家到底係嚴重定唔嚴重,死定唔死?講到好似好專業,但其實一路見到好似變到好政治,佢(政府)覺得無嘢要通關,就全部人話好似都唔嚴重。
陳先生

促為新冠死者家屬提供情緒支援

陳先生認為染疫後身體亦明顯轉差,現時亦仍未能恢復至以前般強壯,身邊曾確診的朋友情況相若,「人都係咁,如果個個都話唔嚴重好似感冒,你自己好辛苦,你都唔好意思出嚟講其實好辛苦。」

他認同明白社會要復常,惟希望政府不應一味淡化疫情,而是為長者提供更多保護及為新冠肺炎死者的家屬提供情緒支援,以減少悲劇再次發生,「既然你選擇了經濟,經濟好重要,但始終都好多人中,始終也有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