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廈漸引入新式雙重升降機助改善服務 帶動人流物流增運行效率

撰文:01醫務所 源栢樑
出版:更新:

在高樓大廈林立的香港,升降機是幾乎是每幢大廈必備的屋宇裝備設施,並有嚴格的安全要求,而香港長期面對土地供應不足問題,故興建升降機亦更要顧及如何盡用空間,減少佔用樓面面積以增加大廈的可使用樓面。
早年本港在外地引入雙重升降機(Dual Lift)中的雙層升降機(Double Deck)設計,有效節省升降機機槽佔用的空間。近年本港更引入「進化版」的雙子升降機(Twin Deck),兩部共用機槽的升降機可分開升降,進一步增加使用效能,若能推廣至不同樓宇,相信可以為面對土地供應緊張問題的香港增加不少可用空間選項。
撰文:資深工程師及工程師學會前任會長源栢樑

筆者過去亦曾在文章提及不同升降機設備問題,為節省樓面空間,以往工程業界會利用不同辦法減少升降機機槽面積,但隨著大廈不斷向高空發展,無可避免要裝設更多升降機去應付使用者所需。近年不少醫院亦越建越高,為應付龐大的醫護人員、病人、探訪者和醫療儀器及後勤用品物流的使用量,越來越多醫院在改建或重建樓層時會考慮引入智能派送升降機 (即選乘目的樓層祗在升降機大堂作出,而不是在個別升降機內),提供優化上落運輸服務給醫護員工使用。

過去本港有大廈曾在從外國引入雙層升降機系統,即在同一個升降機機槽中設有上下兩部連體升降機,如灣仔有一臨海高層大廈及銅鑼灣一幢大型商廈亦有使用此設計。這些雙層升降機系統只容許兩部連在一起的升降機同時升降,即當上層升降機向上升時,下層升降機無法向下移動。基本上乘客可以在地面層進入下層升降機,但僅為偶數樓層服務,而往奇數樓層乘客要往地面上一層登入。有實際例子顯示,這種系統比傳統設計將接載乘客效率提高至兩倍,建築物業主更可將建築物可用空間增加幾達四分之一。

近年雙重升降機從雙層設計經過改良,成為雙子式,即上下兩部升降機不是連體,在運行時不一定要向同一方向移動,而是可以分開在不同樓層升降。據知早前港島區一幢商用大廈便引入了此設計,在數部升降機機槽內設置了可以自由上落的雙子升降機,配合智能化派送控制系統或稱為 DCS(Destination Control System),按不同樓層的使用者需要將其派送到所需要樓層,相信是本港首次有商用大廈升降機引入此系統。

不過,此設計亦有限制,當上層升降機降至較低位置時,下層升降機移動空間收窄,若其中一部升降機正在接載使用者,另一部升降機或要停下等候,上層升降機亦無法將使用者送達至地面樓層,運作上必須配合DCS 智能派送系統才能成事。

此智能化雙重升降機雖能為用家帶來更高效益,加快整幢大廈的運送人流和物流流量和效率,但若大廈長期有長者或行動不方便者出入,考慮到他們或在使用智能升降機時可能有困難或不容易掌握到 DCS 智能系統操作,故要全面在所有大廈使用此系統或有一定困難。

整體來說,筆者認為這類較新的雙重升降機系統無論是雙層或是雙子式,都可以提高升降機使用效能,有助減少升降機佔用空間,變相令可用住宅或商業樓面增加。部分高層數建築設計或狹窄平面的大廈甚有潛力引入此類系統,包括人流使用量甚高、升降機大堂長期「大排長龍」的大型商場等,亦可考慮以此系統來疏導人流,帶動場內流轉,同時可為建築物增值。

按:雙重升降機(Dual Lift) 是筆者提出的名稱用作界定其兩種設計為雙層式(Double Deck)或雙子式(Twin Deck)

《01醫務所》與資深工程師源栢樑合作,逢周一推出專欄「源途有你」,分享工程與醫療的大小事。

源栢樑一直以推動工程界專業發展為己任,是香港工程師學會前任會長。數十年專業路途,著實值得回憶,亦深信後來者或可從中領會工程專業要點所在。源途有你,就讓大家一起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