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場新聞案|鍾沛權重申媒體非政治平台 不應嚴刑針對媒體及個人

撰文:劉安琪
出版:更新:

《立場新聞》前總編輯鍾沛權、署任總編輯林紹桐及網站的註冊公司,被控串謀發布或複製煽動刊物,案件今(3日)在區域法院續。辯方指涉案17 篇指稱煽動文章,只佔《立場》於案發期間總發文量的0.07%,即代表此平台沒有問題的時間為99.99%,鍾重申《立場》非政治平台。法官郭偉健亦問到真理會否越辯越明,鍾說如今資訊泛濫的時代,的確是一個挑戰,但他強調不應以嚴刑峻法針對平台和個別人士,否則容易被當權者用以達成其政治目的。辯方覆問完畢,林將不會自辯,案件押後至6月19至21日作結案陳詞。

有批評國安法也刊官方聲明

提及早前控方將《立場》於2020年7月1日發佈的83篇文章,以顏色分類為對《國安法》持正或負面意見,並要求鍾指出當中哪一篇持有正面意見。代表辯方的資深大律師余若薇今問,何謂「持平」,鍾沛權說「持平」非以數量、篇幅上的對等,只是作為編輯不會作審查、篩選,不論其立場,只要文章具公共性、可自圓其說便可發佈。另雖然《立場》關於《國安法》的評論文章多屬批評,但他們對於官方、建制、中央提出的論點和聲明,均有充分報道。

控方指《立場新聞》涉煽動的17篇文章。(詳看下圖)

+15

重申立場不具政治主張

余續指,若以《立場》每天刊出45篇報道為計,涉案17篇指稱煽動文章只佔《立場》曾發佈文章總數的0.01%,退一步僅以案發時間的總數為計也只佔0.07%,即代表此平台沒有問題的時間為99.99%,提問鍾是否明白控方為何指《立場》是政治平台。鍾則指《立場》只是媒體、新聞機構,一直堅持其在創刊辭提及的普世價值,但沒有具體政治主張。

曾應警要求將5文章下架

余另指,《立場》於前年6月27日下架3萬多篇文章,警方之後又調查了兩年,於12月29日到《立場》搜查,《立場》即日應警方要求下架涉案其中5篇文章。余續指,假設當時警方稱只要下架了該5篇文章,《立場》便可以「逃過呢一劫」繼續營運,他們會否願意。鍾謂:「我估計我啲同事一定好想繼續落去。」鍾之後一度沉默並笑言:「喺好夢幻嘅假設。」

辯方質疑其他媒體亦有刊中大二號橋的專訪

余作覆問時有提到,控方指控的17篇文章之一,包括一篇標題為》畢業生憶徒步前行護校 哀山城人文精神消逝》的專訪,內容提及於2019年10月,在中大二號橋發生的衝突時。余指《香港01》及《明報》亦有報道,兩報亦與《立場》一樣,同樣記錄中大校友憶述事件。余遂指出,以控方說法,就是美化中大學生,質疑為何只有《立場》要負刑責,其他傳媒的待遇有所不同。鍾認為三者報道相似,但他認為《立場》的受訪者所流露的情緒,沒其餘兩篇報道強烈。他又指,從標題可見,《立場》的專訪旨在帶出中大在事件兩年後的變化,令某些人傷心、失望。

官問旺角騷亂與反修例運動的關連

余完成覆問後,法官郭偉健表示有些問題想跟進。郭另提及《立誌》的目的是紀錄《立場》在反修例運動中的深道採訪,但在〈代價〉部份中卻刊有因2016年旺角騷亂入獄的盧建民的訪問文章,質疑兩者有何關係。鍾指2016年的旺角騷亂可以說是2019年反修例運動的源頭,盧則是前者的代表性人物,他當時的想法、參與街頭行動的原因、在獄中對反修例運動的看法等,均是有意思的議題。

區家麟也曾指真理不會越辯越明

郭之後引述區家麟撰寫的《電視台中止特朗普直播——當知情權遇上不實指控》,文章提及有很多研究指出,現時互聯網的生態「假話比真話傳播更廣」,直指:「真理不會越辯越明,因為很多人只相信自己想相信的。」郭官質疑區的說法與鍾多次提及的「越辯越明」不相乎,鍾說區的說法是針對的是當時特朗普直播事件,此事至今對於電視台應否中止直播亦無定論。

《立場新聞》前總編輯鍾沛權。(劉安琪攝)

鍾同意資訊泛濫時代是一種挑戰

鍾同意文章中提及的在現今資訊泛濫的時代是一種挑戰,但應透過民間努力、自律、媒體努力應對,而最不應以嚴刑峻法針對平台、個別人士,因為此做法容易被當權者利用以達成政治目的,並製造寒蟬效應。

3名被告依次為:Best Pencil (Hong Kong) Limited、鍾沛權(52歲)及林紹桐(34歲),同被控一項「串謀發布或複製煽動刊物罪」。

案件編號:DCCC265/2022

鍾沛權自辯時的重點。(詳看下圖)

+8

鍾在接受盤問時的主要辯解。(詳看下圖)

+5

就17篇文章等指控回應。(詳看下圖)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