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機會調查|三成大專畢業年輕殘疾人士 被僱主誤解分發簡單工作

撰文:江麗盈
出版:更新:

平等機會委員會今日(5日)公布「香港年輕殘疾人士從學校過渡至工作的有效策略的研究」結果,研究結果指出年輕殘疾人士,不論是否有專上教育學歷,從學校過渡至工作均遇到重大障礙,顯示在學校和工作之間存在鴻溝。

平機會研究結果指出年輕殘疾人士,不論是否有專上教育學歷,從學校過渡至工作均遇到重大障礙,顯示在學校和工作之間存在鴻溝。(江麗盈攝)

平機會委託香港城市大學社會及行為科學系進行今項研究,並採用混合研究法,包括與年輕殘疾人士進行深入訪談、與其他主要持份者進行焦點小組會談,以及問卷調查等模式。總括而言,研究結果顯示,年輕殘疾人士認為他們不論在學校或工作間,都遭受殘疾岐視。當中在問卷調查的部份,共有673名年輕殘疾人士參與,近三成人有多種障礙。

問卷調查顯示,有36.4%受訪年輕殘疾人士表示,其老師未能了解他們因殘疾而導致的學習困難,36.1%表示他們曾因殘疾而被同學取笑或排斥。

而在專上教育環境的年輕殘疾人士中,也分別有44.3%、及46.4%受訪者稱老師未能理解或難於理解他們因殘疾而導致的學習困難、及因殘疾在學校被同學取笑或排斥。

另外,調查結果也反映僱主有需要更為瞭解每一位殘疾員工的能力。在完成中學教育後進入職場的年輕殘疾受訪者中,有33.3%認為他們的僱主誤解他們的殘疾,並分配太簡單的工作給他們;另有32.1%受訪者認為他們的僱主無視他們的殘疾,並分配太難的工作給他們。

在完成專上教育後進入職場的年輕殘疾受訪者中,則有35.4%受訪者認為他們的僱主無視他們的殘疾,並分配太難的工作給他們;另有31.9%認為他們的僱主誤解他們的殘疾,並分配太簡單的工作給他們。

香港城市大學社會及行為科學系助理教授關志健也提到,在焦點小組訪談中,教師、社會服務從業員以及家長也認為僱主對僱用殘疾人存在負面態度。不過,他也引述調查中有逾八成半僱主願意聘請具有專上學歷的殘疾人士,也有逾八成僱員表示願意與殘疾人士共事。但他都談及,現時的機構較願意僱用有明顯殘疾的人士,以展現機構實踐社會責任的人力資源政策。

另外,關志健也指出,研究目前殘疾人士求職有困難,有較高學歷並不代表他們較易在勞工市場取得成功,而較高學歷的殘疾人士往往也有較高的職涯抱負,甚至會因求職的不順而質疑自己讀書求學的意義。而機構協助年輕殘疾人士求職,有時更會提供頂級公司的職位,未必符合他們的條件。同時,勞工處提供的職位薪金較低,他們也未必選擇。

平機會:有僱主偏見殘疾僱員「易請難送」

平機會行政總監(營運)朱崇文指,該會每年接約600宗涉殘疾的歧視,當中包括僱傭相關個案。他認為,僱主常有兩個假設,其一是低估殘疾僱員能力,其二是認為殘疾僱員「易請難送」,誤以為如殘疾僱員工作表現欠佳、將其解僱會被視為歧視。

他強調,殘疾僱員與其他僱員一樣,如工作表現欠佳是可以解僱,他建議僱主應放下兩個假設,不用區別殘疾僱員與一般僱員。

平機會提出多項建議,包括提早還年輕殘疾人士了解其法律權益,以加強法律保障、促當局加強化中學的支援系統、及對殘疾專上學生的支援等。就著支援殘疾專上學生,朱崇文稱曾與教育局開會,當局將在不影響個人私隱的情況下,將相關人士在中學的個別學習計劃(IEP),也發送給大專院校,以便提供相應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