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光化學污染惡化 臭氧濃度創16年新高 增呼吸系統疾病機會

撰文:孔繁栩
出版:更新:

由粵港澳共同編製的「粵港澳珠江三角洲區域空氣監測網絡2022年空氣質素報告」今日(7日)發布,6種監測污染物中,可增加人體感染呼吸系統疾病機會的光化學污染物臭氧,其濃度年均值較16年前上升近四成,是有監測以來最高。

至於二氧化硫、可吸入顆粒物PM10和二氧化氮分別下降86%、52%和45%;一氧化碳和顆粒物PM2.5就較2015年開始監測以來,分別下降了16%和38%,報告認為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空氣質素持續改善。

2022年珠三角空氣質素報告顯示,區域臭氧濃度年均值錄得升幅。(資料圖片 / 羅國輝攝)

根據2022年珠三角空氣質素報告,6種監測污染物中,區域臭氧濃度年均值錄得升幅,去年為61微克/立方米,較2006年44微克/立方米上升39%,反映珠三角的光化學污染尚待改善。

廣州天湖和香港塔門臭氧濃度最高

臭氧能刺激眼睛、鼻和咽喉,在高水平時會增加人體感染呼吸系統疾病的機會,亦可令呼吸系統疾病,如哮喘病患者病情惡化。去年錄得臭氧濃度最高的地方位於郊區,包括廣州天湖和香港塔門,情況與往年相若。

粵港兩地政府已完成《2020年後區域空氣污染物減排目標和濃度水平研究》,為未來合作處理臭氧問題訂下方向;《大灣區光化學臭氧污染及區域和跨區域傳輸特徵研究》亦正進行,以了解大灣區內臭氧前驅物的來源、臭氧的成因,及區域和跨區域傳輸的特性,為制定控制臭氧策略提供科學基礎。

2022年珠三角空氣質素報告顯示,區域臭氧濃度年均值錄得升幅。(報告文件)

可吸入顆粒物PM10及PM2.5均錄跌幅

至於由發電廠、燃料燃燒裝置、車輛和船舶等排放的二氧化硫,去年濃度平均值為6微克/立方米,較2006年下降86%;可吸入顆粒物PM10和二氧化氮的年均濃度值就分別下降86%、52%和45%;在2015年起監測的一氧化碳和顆粒物PM2.5的年均濃度值,就分別下降了16%和38%。

港府已落實多項涵蓋海陸交通、發電廠和非道路移動機械的空氣污染物排放管制措施,以提升空氣質素,並在2021年先後公布了《香港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香港清新空氣藍圖2035》及《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爭取於2050年前達致車輛零排放和實現碳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