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自在

撰文:01醫務所
出版:更新:

阿秋是一個活在過去的人,他今年五十歲,三年前便開始看精神科,當時他出現持續情緒低落、注意力下降、失眠等等抑鬱症病徵,透過藥物治療,病徵大多得以改善,但是他仍然有一個放不下的心結,認為當年做了很多錯的決定,從而令他生意失敗,導致日後的經濟困境和抑鬱病症。他很自責,也對自己很生氣,未能原諒自己。

相反阿京是一個活在未來的人,他對很多未發生的事也存在擔心,例如計劃出外旅遊會怕丟失行李、出外購物又會怕家中的寵物小狗會搗亂家具物品,每天活在惶恐當中,出現心跳手震等症狀,朋友說他得了焦慮症,勸他及時求診服藥,病徵終於得到改善。

撰文:青山醫院精神健康學院副顧問醫生劉育成

靜觀治療(mindfulness)便提出我們應該活在當下,身心合一,不要擔心未來,不要惋惜過去,那麼我們的心便能安定過來,不再焦慮和抑鬱。(GettyImages/VCG)

以上兩個例子,說明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們的思想常常活在過去,因為這些事件已經發生,無可改變,很容易會令人覺得可惜和憂鬱。相反,如果我們的思想常常活在將來,擔心一些未必會發生的事,我們就會產生惶恐,擔心沒有能力處理這些問題。那如何是好?

靜觀治療提倡的方法很簡單,可以打從吃飯、步行、呼吸開始,把我們的專注力集中在生活的這一刻,用心去感受食物的味道和質感、步行的觸感和呼吸的時候空氣吸入身體和呼出的瞬間。(資料圖片/顏銘輝攝)

靜觀治療(mindfulness)便提出我們應該活在當下,身心合一,不要擔心未來,不要惋惜過去,那麼我們的心便能安定過來,不再焦慮和抑鬱。靜觀治療提倡的方法很簡單,可以打從吃飯、步行、呼吸開始,把我們的專注力集中在生活的這一刻,用心去感受食物的味道和質感、步行的觸感和呼吸的時候空氣吸入身體和呼出的瞬間,我們的思維便能活在當下,不再去擔心和回顧,內心變得清澈安靜。當然這一種功夫,是需要練習的,因為我們的心神好像一隻放在圓碟上的青蛙,很容易又跳出碟外的範圍,但是不用批評自己,最重要是覺察這種變化,把這隻「青蛙」放回碟中,慢慢地增長安定的時間,持之以恆,必有所成。

原來吃飯、步行甚至呼吸也可以成為一種修練,這個方便法門,你也可以做到的。

(篆刻作品 享受當下)
青山醫院。(資料圖片/鄭子峰攝)

《香港01》「01醫務所」與青山醫院精神健康學院合作,隔一個星期二刊登由醫護人員撰寫的專欄【筆下心澄】。

「澄」即是把水靜放,讓水中物沉澱,然後變得清澈。願你靜心細味每一篇小故事,見微知著,明白自己及別人的內心,把事與情看得更透澈。看得清楚,懂得珍惜,願此專欄能安撫你情緒的波瀾,享受歲月靜好。更希望你把這份體會和你關心的人分享,好讓美好人生的路上多一個夥伴。

故事細節經修改以保障病人私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