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圖|維港海底5地點發現35種珊瑚 城大:反映維港富生物多樣性

撰文:郭梓謙
出版:更新:

維港兩岸景色怡人,原來海港下另有風景。香港城市大學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SKLMP)今日發表一項關於維港海底生態系統的研究結果,發現維港有5個重要的底棲生境位置,當中蘊藏35種珊瑚,包括黑珊瑚、石珊瑚及種八放珊瑚物種,反映維港仍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底棲生境的恢復潛力以及海洋生態系的修復可能性。

+6

研究受自然保育基金資助 冀探索現今維港海洋生態

領導研究團隊的城大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陳荔指,計劃自2021年6月展開,受到政府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的資助,主於研究維港自2001年實行「淨化海港計劃」後,維港兩岸的生態環境。

計劃則涵蓋維港自然海岸線、部分人工避風塘,惟陳荔補充指,由於是首次研究,故只可做少部分位置,但目前已涵蓋維港範圍,以及將軍澳附近和香港島的東部地區。

採新技術繪製水底地圖 新發現16種珊瑚

作為全港首個研究維港生態的項目,陳荔表示,研究利用了全新的水下測繪技術,能夠全面了解水下棲息地及其健康狀況,透過分析這些棲息地的空間分佈和覆蓋範圍,可隨時間有效監測其變化,並提出針對性的措施,以保護和保存維港獨特的海洋生態系統。

研究在維港發現35種固著性表棲生物物種(即珊瑚),當中包括4種黑珊瑚物種、16種石珊瑚物種和15種八放珊瑚物種。團隊指,結果揭示了海港地區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亦突顯海港地區底棲生境的恢復潛力以及海洋生態系的修復可能性。其中所發現的16種珊瑚,更是過去未曾於維港發現,只可在擁有乾淨水質的本港西部水域見到。

而在佛堂洲地區亦首次發現高密度扇貝。此外,研究人員還觀察到了一些標誌性的海洋生物,如短吻粗吻海龍(Trachyrhamphus bicoarctatus)和青高海牛(Hypselodoris festiva)。

研究團隊指,今次項目採用全新的水下測繪技術,能夠全面了解水下棲息地及其健康狀況。透過分析這些棲息地的空間分佈和覆蓋範圍,可隨時間有效監測其變化,並提出針對性的措施。(郭梓謙攝)

確定5重要底棲生境位置  佛堂洲面積最大約10公頃

研究團隊又確定了5個重要的底棲生境位置,分別位於黑角頭燈塔、佛堂洲、魔鬼山、香港海防博物館和青洲;而佛堂洲是面積最大的底棲生境,約為10.42公頃,已等於14.6個標準足球場大小,其次則是黑角頭燈塔(3.25 公頃),而在香港海防博物館的底棲生境面積最小,僅有約2.02公頃。

珊瑚珍貴,出現於維港就更加稀有,團隊認為更需要靠社會一同保育。陳荔指,珊瑚生長於水底,公眾一般難以看到,而多年來無人會在維港潛水,更遑論保育珊瑚。他指,今次成為第一隊研究維港兩岸海洋生態的團隊,製作了水下地圖,除了向社會大眾匯報成果外,亦希望喚起社會保育意識。

親身潛水收集數據的項目經理鐘子浩補充指,日後公眾和船隻運營商可共享棲息地地圖,減少到相關地點停船或停錨,日後就能夠幫助減少對珊瑚的損害。

中國「海洋之母」洪華生:為維港看到珊瑚群落感高興

與會的中國「海洋之母」洪華生表示,過去受邀為維港做評估,當年維港進行填海與充當避風塘,環境相當惡劣、驗出相當多有機毒物。

當時社會普遍認為污染來自珠江,但實際研究後發現,本地排污入維港才是主因,於是她提出不能再於維港填海,成為港府推動「淨化海港計劃」的推手之一。

她指,如今看到維港再次發現有生態群落,對此感到非常高興,又稱經過多年後終看到計劃成績,祝願研究工作未來有更高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