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推算「醫生荒」將日益嚴重 2030年欠逾2600名醫生、護士

撰文:朱韻斐 黃卓然
出版:更新:

食物及衞生局籌備5年半的醫護人力規劃和專業發展策略檢討,今日(14日)終於出爐。縱使政府過去數年已增加醫護學額,該報告推算,醫生短缺問題最少持續至2030年,屆時全港將欠缺超過1000名醫生,較2016年欠285人增加2.5倍,較2020年的500名短缺則增加一倍;同時全港將欠逾1600名護士。另一邊廂,藥劑師和脊醫就會出現超過10%的人手過剩問題。

報告推算2030年全港會欠1669名護士。(資料圖片)

港府於2012年成立檢討醫療人力規劃和專業發展策略的督導委員會,並委託香港大學和中文大學作檢討。經過5年,港府今日(14日)終公布檢討報告。在醫療人力方面,港大的推算結果顯示(見表),到2030年估計至少6個醫療職系有人手短缺,包括醫生、牙醫、牙齒衞生員、普通科護士、物理治療師、視光師。

2030年本港欠1007名醫生 短缺較目前嚴重2.5倍

其中最令人關注的醫生短缺問題,將一年較一年嚴重。報告推算2030年,全港將欠缺超過1007名醫生,相當於全職人數的6.8%,較去年(2016年)欠285人增加2.5倍。報告更指屆時最差情況可能缺1575名醫生。以人數計算,2030年時缺人最多醫療職系是普通科護士,最大機會行業會短缺1669人,佔全職人數的3.3%;最差情況估算更會缺2727人。

至於人手比較充裕的職系,是精神科護士、藥劑師及脊醫。精神科護士方面,到2030年,估算市場會比需求多623人。藥劑師則估算比需求多283人;脊醫方面,則較估算的需求多40人,分別出現超過11%和13.8%的人手過剩。

醫療專業人員人手推算

醫護人手荒愈來愈嚴重,香港未來的醫療發展何去何從?(資料圖片)

政府消息人士強調,推算模式以2015年服務計算,例如藥劑師為例,雖然估算人手充足,但現時規例只要求所有藥房需要有藥劑師駐場,3分之2營業時間,如果有關政策往後有改變,人手需求可以突然大增,但在今次估算未能包含在內。報告亦建議,每3年檢討一次醫療人員人力規劃和推算。

報告推算,2030年全港將欠缺超過1000名醫生,較目前的短缺倍增。(資料圖片)

督導委員會就檢討結果提出10項改善建議,包括:

1) 為面對人手短缺的醫療專業增加教資會資助的培訓學額

2) 善用自資界別提供培訓
3) 醫管局應盡力挽留現有的公營醫療專業人員
4) 吸引非本地培訓的醫療專業人員

5) 政府應配合教資會的3年規劃期,每3年進行一次醫療專業人員人力規劃和推算工作

6) 增加醫療專業的管理局及委員會的業外人士參與度
7) 把持續專業進修訂為強制性規定
8) 改善投訴調查和紀律研訊機制
9) 收回管理局及委員會的運作成本
10) 應為無須進行法定註冊的醫療專業推行認可註冊計劃

醫學界陳沛然:無針對醫管局管理不公作出建議感失望

醫學界立法會議員陳沛然批評,政府估算數字,是故意忽略醫療政策應該與其他範疇施政一樣,訂定開支是量入為出。有關檢討亦無針對醫管局人手管理不公問題,作出建議。現時公立醫院人手不足重災區,如急症室、內科、婦科,但局方未有針對性調動資源,以助重災區舒緩人手壓力。

他又指出,吸引海外醫生以有限度註冊方式工作,無法減輕公營醫療壓力,截至去年底共有134名有限度註冊醫生,當中只有14人受聘於醫管局。而醫委會審批有限度主冊醫生的機制亦存在漏洞,對於有關檢討感到十分失望。

負責香港專科醫生的培訓和評核的香港醫學專科學院希望,政府能以報告為藍本,進一歩為專科醫生的人力資源作長遠的規劃,以配合不同專科未來的需求和發展。

食物及衞生局表示,會邀請各醫療專業的管理局和委員會就如何推行檢討所提出的建議,提交詳盡和具體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