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智英案|佔中運動是分水嶺 黎呼籲爭取民主蘋果成對抗中央報章

撰文:朱棨新 凌子淇
出版:更新: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與《蘋果日報》3 間相關公司,被控「串謀勾結外國勢力」等罪,審訊今(17日)踏入第11天,前壹傳媒行政總裁張劍虹下午繼續作供。張形容黎智英是《蘋果》的「舵手」,並會參與報章編採決策。他指《蘋果》自創刊以來一直都給予大眾「狗仔隊」、「娛樂」等形象,但自2014年「佔中運動」前後出現「分水嶺」,黎「好投入呢個佔中嘅運動」,同時開始積極參與編採決策,指示下屬要透過《蘋果》呼籲大眾爭取民主,自此《蘋果》就好像成為了一間「反政府」、「對抗中央」的報章,管理層亦按著這個方向經營。

張又講述《蘋果》評論版的運作及約稿情況,又指黎會就社論給予採訪指示,並強調社論一定要跟黎的方向寫。主控官又向張出示一篇出自黎個人專欄,名為《時間就是武器》的文章,張回應稱:「我可以咁講,黎生呢篇文係無人敢修改嘅。」

張劍虹形容黎智英(圖)是《蘋果》的「舵手」。(資料圖片)

張以黎生稱呼黎智英

張劍虹作供時語氣平靜,他多次以「黎生」、「黎先生」或「黎智英先生」稱呼黎,未有稱呼黎為「被告」。坐在犯人欄的黎智英則一如既往,戴上耳機聽取庭上證供,大部分時間都是雙手交叉疊在胸前,表現冷靜,期間數度戴上眼鏡及執筆抄寫。他在休庭時多次走到犯人欄窗邊,並向律師團隊給予指示。

蘋果每日開鋤報會但黎不出席

張劍虹下午作供時,講及《蘋果日報》運作時所開的多個會議,包括每日下午舉行的「鋤報會」、初會和編前會,前者會檢討當日已出版的內容,後兩者則決定當天新聞材料的編採方向、翌日的頭版等。此外,《蘋果》每周亦會開「planning會」,由陳沛敏、林文宗、羅偉光和各部門主管一同舉行,各組主管會報告接下來一周有什麼新聞材料和專題故事;楊清奇亦會在該會中,報告之後的評論版題材。不過張和黎都沒有出席以上的會議。

黎會在飯盒分享時局看法及政治取態

同時,黎智英會於每周四均主持「飯盒會」,他會每週和不同部組,如《蘋果日報》、《壹週刊》、《飲食男女》和廣告部,輪流開該會。期間,黎會分享自己對時局的看法及個人的政治取態,並因應當時形勢下, 就《蘋果日報》的編採政策向管理層作出指示。該些管理層再把指示,轉達給未有出席「飯盒會」的管理層。張亦會出席「飯盒會」,並按黎智英指示負責記錄會議的重點。

前壹傳媒集團行政總裁張劍虹稱黎智英會在飯盒會上講述他的政治取態。(資料圖片)

2014年前蘋果給人印象是狗仔隊

張指黎智英會制定《蘋果》編採政策,因為他是創辦人,亦是手持7成股權的最大股東,同時也是公司「舵手」。他又言《蘋果》在2014年前給人印象都是「狗仔隊」、「娛樂」等,但自2014年中,黎開始積極參與《蘋果》的編採政策,並主張透過報章呼籲大眾上街抗爭,爭取民主。

改篇孤星淚的歌曲黎亦有唱兩句

張舉例指:「個陣時好記得推動『622公投爭取我要真普選· 』,反對呢個『白皮書 』,咁個時都係有一首《孤星淚》改編嘅歌,我哋平台都會搵人唱,黎生自己都會有唱一兩句。」

張劍虹指2014年的佔中運動是蘋果日報的分水嶺,黎當時很積極參與,之後開始呼籲爭取民主。(資料圖片)

投入佔中運動成蘋果分水嶺

同年9月佔中運動發生,張指:「黎生都好投入呢個佔中嘅運動。」他認為2014年中至佔中發生間的大半年是一個「分水嶺」,並說:「(自此)蘋果日報就好似成為一間反政府、對抗中央嘅報紙咁樣啦,由個時開始蘋果日報就開始行住呢條路⋯管理層都係按住黎生呢個方向經營呢個報紙。」

黎稱逃犯條例後傳媒會做唔到

2019年政府宣布修訂《逃犯條例》,張憶述:「(黎)覺得呢個《逃犯條例》係侵犯香港人嘅民主自由,同埋香港人嘅人權,覺得中共係透過用呢個條例,係要將唔聽話嘅香港人,同埋中共政權嘅眼中釘要送返大陸。黎生都話個陣時啲商界都好擔心,同埋如果法例通過左,傳媒都無得做,做唔到㗎喇。」

張劍虹指2019年政府欲修訂《逃犯條例》,黎曾稱香港傳媒將會無得做。(資料圖片)

提過爭取西方對抗中央甚至制裁

張續稱,黎認為要透過《蘋果》爭取西方民主國家關注修例事件:「希望佢哋能夠出手去對抗政府同中央。」 甚至制裁中港官員:「等佢地唔敢亂嚟。」張指黎不單會在《蘋果》的飯盒會中這樣說,也會在《壹週刊》、《飲食男女》等其他部門的「飯盒會」中有此論述。張作為壹傳媒行政總裁,亦會與營運總裁周達權,出席每一個飯盒會。他補充說,《蘋果》紙版及網上版內容會有重疊,但紙版會與網上版分開與黎進行開「飯盒會」。

楊清奇負責邀請評論版寫手

張劍虹指除了新聞內容之外,《蘋果》每天都會出版全頁的「評論版(forum)」,文章「寫手」會由楊清奇負責邀請。張亦曾向楊推薦「評論版」的專欄作家,包括2020年向楊建議刊登一名日本作家的稿件, 該名日本作家本身和黎認識,其文章亦批評政府和講述日本的政治權鬥,張認為適合所以向楊推薦。

社論一定要跟黎的方向

《蘋果》另有刊登名為「蘋論」的社論專欄(editorial column),黎亦會在「飯盒會」中就「蘋論」給予編採指示,張指:「社論就一定要跟住黎先生所定下嘅方向嚟寫啦,而『評論版 』都係楊清奇負責審批。」張又稱「評論版」文章會由不同作家撰寫,內容較後者多元化;「蘋論」則設4名「寫手」,分別是主筆「李平」楊清奇、「盧峯」馮偉光,以及兩名筆名「方圓」和「古立」的「寫手」。

方圓文章批政府及反中共曾被黎讚寫得好

張透露由於「方圓」的文章較多批評政府及「反中共」,黎認為「方圓」對共產黨熟悉,覺得其文章寫得好。張亦曾於2020年向黎推薦邀請林本利撰寫社論,黎亦同意,不過林本利最後亦只是替「蘋論」寫了約3個月社論。

控方展示黎專欄的文章張稱應無人敢改

《蘋果》另設黎智英專屬專欄「成敗樂一笑(下稱:成)」,每逢周日出版,但黎替「成」撰寫的文章,並不會放在港聞評論版,而是會在副刊專欄版刊出。張指「成」的文章一般都是「反共」及批評政府,除非黎要求將文章放到港聞評論版,否則楊清奇不會負責。周天行在庭上向張展示「成」一篇題為〈時間就是武器〉的文章,並問楊會否負責審批稿件,張說:「我可以咁講,黎生呢篇文係無人敢修改嘅。」

4名被告:黎智英(76歲)、蘋果日報有限公司、蘋果日報印刷有限公司及蘋果日報互聯網有限公司,被控一項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和兩項串謀勾結外國勢力罪。

案件編號:HCCC 51/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