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此的難以忘記

撰文:01醫務所
出版:更新:

「醫生,我真的沒有辦法忘記他。」美珍說著說著,眼淚不自覺地掉了下來。

美珍的父親在半年前因病離世,令她的憂鬱症復發。她的心情持續低落,總是提不起勁,從前每天都會跑步的她現在足不出戶,連平常最喜愛的電視劇也不願意看一眼。寢食難安的她,經常受到負面情緒的困擾,覺得生存沒有任何意義,怪責自己沒有及時帶父親去接受治療,更不時會有輕生的想法。

「美珍,父親的死並不是你的錯,你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去照顧他了。」

撰文:青山醫院精神健康學院黃遠倬醫生

哀傷(Grief)是人喪失至親時的自然反應,是本能上的適應機制。不過,如果你發現自己或身邊的人出現類似複雜性哀傷的情況,請盡早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示意圖/gettyimages)

我記得美珍說過,她的父親本來已經行動不便,而且有糖尿病及高血壓。在父親被診斷患上肺癌末期後,她就辭去了工作,每天獨自探訪父親,悉心照料身體變得越來越差的他。她一早知道父親會離開人世,但到現在她還是無法接受這悲痛的事實。

「這一個月我除了回來覆診都沒有離開過家門,好像甚麼都不想做了。從前我都是為了要照顧好父親,我才決定要照顧好自己。現在父親都離開了,我照顧好自己也沒有任何意義呢。」美珍愁眉不展。

「你上一次不是告訴我,父親要你好好照顧妹妹嗎?」我問。

「是的。」美珍點一點頭,越說越激動。「父親在臨終前最擔心的就是妹妹會接受不了他離世的打擊,所以才叮囑我要好好照顧妹妹,不要讓她做傻事。父親剛離世時,妹妹很傷心,我每個星期都有約妹妹出來飲茶,但現在她都能夠正常生活了,好像只有我還走不出過去。為甚麼她能夠這麼快就忘記了爸爸?」

美珍好像覺得,如果生活如常的話,就代表忘記了父親。

「你知道為甚麼父親要叮囑你照顧妹妹,而不是叫妹妹照顧你嗎?」我問。

「因為他比較疼愛妹妹吧。」美珍拭乾眼角的淚。

「我猜是因為他對你能夠照顧好自己更有信心吧。」我大膽說出自己的假設。

「而且你並不需要忘記父親,你可以好好地惦掛著他。我猜,父親也不希望你想起他的時候只有悲傷。」

一句節哀順變說來簡單,但對經歷喪親之痛的人來說,這並不容易。

美珍在調整藥物份量及接受心理治療後,情況慢慢改善,現在已經重新投入工作。她偶爾也會想起父親,而這也成為了她要善待自己的最大動力。

哀傷(Grief)是人喪失至親時的自然反應,是本能上的適應機制。不過,若哀傷的階段超過半年,仍未能接受失去至親的事實,甚至情緒或行為上的困擾嚴重至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有可能是演變成複雜性哀傷(Complicated Grief)。

如果你發現自己或身邊的人出現類似複雜性哀傷的情況,請盡早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讓他們判斷是否有接受治療的需要。

青山醫院。(資料圖片/鄭子峰攝)

《香港01》「01醫務所」與青山醫院精神健康學院合作,隔一個星期二刊登由醫護人員撰寫的專欄【筆下心澄】。

「澄」即是把水靜放,讓水中物沉澱,然後變得清澈。願你靜心細味每一篇小故事,見微知著,明白自己及別人的內心,把事與情看得更透澈。看得清楚,懂得珍惜,願此專欄能安撫你情緒的波瀾,享受歲月靜好。更希望你把這份體會和你關心的人分享,好讓美好人生的路上多一個夥伴。

故事細節經修改以保障病人私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