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八成受訪女士不知有篩查先導計劃 患者:及早發現可治療

撰文:余月明
出版:更新:

民建聯婦女事務委員會早前就本地婦女檢查乳房的習慣和認知進行調查,結果發現三成半受訪者完全沒有乳房檢查的習慣,如自我檢查、定期進行臨床乳房檢查及乳房X光造影檢查,主因多為費用昂貴、不知道檢查渠道及覺得身體狀況良好而毋須檢查。

有近八成受訪者對政府推行「乳癌篩查先導計劃」毫不知情。委員會主席、立法會議員葛珮帆批評計劃成效強差人意,宣傳不足,對於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中在支援婦女健康未有着墨感到失望,認為政府必須正視及回應婦女的訴求。

政府資助乳房造影檢查手續繁複 患者確診乳癌時已屬三期

60歲的乳癌患者鳳明表示,她沒有定期檢查乳房的習慣,疫情時曾聽說政府有資助乳房造影檢查,經了解後覺得手續繁複,加上當時疫情關係,所以一直遲遲沒有行動。直至2022年某日突然摸到乳房有硬塊,經超聲波及乳房造影檢查後發現2粒大概1點幾厘米的腫瘤,醫生建議先接受手術移除腫瘤,手術時發現淋巴結有受影響及完成屬性檢測後確診患上HER 2型(第二型類表皮生長因子)乳癌第三期。

鳳明於手術後轉至公立醫院腫瘤科接受治療,當時醫生指有單/雙標靶治療方案選擇,需約1年接受18個周期藥物治療,價錢分別為2,000多元與2萬多元一周期;在衡量生存率與減低復發風險下,她決定申請資助減輕接近一半藥費,接受雙標靶治療,目前亦快將完成第18針治療。

她表示,當初如果沒有拖延早一些做檢查,便可以及早發現及治療,故提醒女士定期進行乳房檢查重要,並希望政府加大宣傳、撥更多資源幫助癌症患者;又建議檢討公立醫院藥物漫長的審批及資助機制,希望可以加快入藥,讓HER2乳癌患者無錢也可以接受術後雙標靶治療。

乳癌家族病史患者批評政府不資助標靶治療

另一位有乳癌家族病史Simy一直有定期檢查,她在約40歲時確診。她表示,在2021年發現乳房有硬塊,經過檢查發現直徑達3.8厘米的腫瘤,醫生建議進行全乳切除手術,最後她決定先接受雙標靶加化療的術前治療再動手術,結果腫瘤由3.8cm縮小1.5cm,完成手術後可以保留乳頭。

術後醫生建議Simy可繼續雙標靶治療,但因治療費用較高,所以公立醫院沒有術後雙標靶治療這個選擇,最終她選擇在私家接受雙標靶治療。現時她已完成雙標靶治療,但發現至今2年,此治療仍未納入藥物名冊,得不到政府資助,她表示,若不是有買保險再加坊間的藥物資助計劃,難以順利完成相關治療。她強調定期檢查乳房重要,尤其高風險一族更不容忽略,否則隨時錯過治療的黃金期。

調查指逾八成以為身體良好 有硬塊才求醫

民建聯婦女事務委員會今日(3日)發布「女性乳健檢查習慣調查」結果,調查以網上問卷方式訪問1,010名全港女性。調查結果發現,三成半受訪者完全沒有乳房檢查的習慣,當中包括逾五成(52.2%)沒有自我檢查、超過五成半(57%)沒有定期進行臨床乳房檢查,以及超過六成(62.9%)沒有定期進行乳房X光造影檢查。而沒有乳房檢查習慣的主要原因,包括費用昂貴、缺乏意識、不知道檢查渠道,以及覺得身體狀況良好而毋須檢查。

調查指,部分受訪者認為自己「身體狀況良好」而忽略檢查,根據香港乳癌基金會的數據顯示,有八成以上乳癌患者都是有硬塊才求醫,導致確診癌症時期數較後,使病情更複雜,需要承擔更高昂的醫療費用。

八成受訪者不知「乳癌篩查先導計劃」

調查亦顯示有近八成受訪者對政府推行「乳癌篩查先導計劃」毫不知情,民建聯指反映計劃宣傳及相關資訊極不足夠。根據政府數據,去年本港45歲至69歲婦女人口近164萬,而截至2023年3月底約有19,300人接受乳癌風險評估。先導計劃的參與人數與政府當初預期兩年的48,000人出現明顯落差,經獲轉介進行乳房X光造影檢查的病人不足5,500人,是全港45至69歲女性人口的0.33%。

葛珮帆批評「乳癌篩查先導計劃」成效強差人意,指政府投放得資源推行乳癌篩查就應該用得其所,可惜先導計劃的參與人數與政府當初預期的出現明顯落差,證明宣傳不足,希望政府汲取經驗,就先導計劃的宣傳、未來擴展篩查計劃的執行,以及防治乳癌的整體發展規劃作有效的投資,其中包括加快入藥並納入資助。

根據醫管局及衞生署數字,2021年女性乳癌新症個案達5,565宗,按年上升13%;而2022年共有792名女性死於乳癌,佔女性癌症死亡人數約12.5%。葛珮帆指出,香港是亞洲乳癌發病率最高地區之一,惟現時港府仍然停留在以風險因素為本的先導計劃階段,全民乳癌篩查遙遙無期,遠落後於其他地區。

她對於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中在支援婦女健康未有着墨感到失望,認為守護女性健康刻不容緩,政府必須正視及回應婦女的訴求。

香港乳癌基金會顧問理事會成員曾頤欣醫生表示,香港在2021年才開始進行第一階段乳癌篩查先導計劃,相對鄰近地區落後了20年之久。(民建聯婦女事務委員會提供圖片)

乳癌基金會:香港較其他亞洲地區落後

乳癌基金會顧問理事會成員曾頤欣醫生表示,推行全港性的乳癌篩查計劃,不但有助提高患者早期發現乳癌的機會,進而提升治癒率,降低其死亡風險,實踐政府預防為重的醫療方針,更重要的作用是減輕未來的公共醫療負擔。她指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如南韓、日本、新加坡和台灣,早已推行乳癌篩查計劃,惟香港在2021年才開始進行第一階段乳癌篩查先導計劃,相對鄰近地區落後了20年之久。

基金會期望政府能盡快公布第一階段先導計劃的檢討成果,如期落實推行第二階段乳癌篩查;基金會亦為有經濟困難婦女提供免費及資助乳健檢查,守護本港婦女健康。

委員會促政府完善乳癌篩查計劃

委員會呼籲女性必須定期進行乳房檢查,及早發現,治療關鍵,並促請政府完善及加強第二階段乳癌篩查計劃,其中必須積極加強宣傳教育;提升乳癌篩查技術,及早以公私營合作模式推展40歲或以上婦女進行乳癌篩查,減輕長遠公共醫療開支。同時,加快藥物註冊程序及審批機制,讓無法負擔昂貴藥物的乳癌患者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