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社論|李家超和他的工具箱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特首李家超跟《香港01》談到收回土地的時候,表示「我的工具箱裏面有很多工具」。這個比喻說得不錯。就拿室內裝修來說,油牆先要漆剷,有時又要電鑽,或者螺絲批,而螺絲批又分不同大小,對應不同需要。殘破失修的香港現在要裝修翻新,特首自然需要不同工具,對應各個範疇的各種需要。

在專訪中,我們問及李家超會否積極行使《收回土地條例》,以「重奪土地供應主導權」。無可否認,要達到增加土地供應這個目的,特首的工具不只這一項。例如政府可以選擇填海造地,改劃綠化地帶,也可以透過土地共享先導計劃,吸引發展商提供土地。但香港其實不是缺乏土地,只是大量可用土地沒有被妥善利用。政府過去沒有積極利用新界用地,以致農地荒廢,作劏車場或者露天貯物等。單是四大地產商便在新界的農地儲備多達一千公頃,預留在將來改劃住宅用途。

收回土地是重奪主導權的關鍵工具

現在香港就好像家中雜物亂放,以致空間不夠用。在裝修翻新的時候,當然可以考慮裝設地台、建造閣樓以增加收納空間,但最直接、最對症下藥的做法還是先整理和收拾物件,騰出空間作居家生活之用。而《收回土地條例》正正賦予了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適當的權力,可以收回私人土地作公共用途,包括收回農地,甚至是住宅用地。前特首林鄭月娥以至社會各界更形容這條法例是「尚方寶劍」。因此當李家超提着他的工具箱來到現場,就應該積極善用《收回土地條例》以及其他各種工具,改變現時土地浪費和濫用的亂象,並達到「重奪土地供應主導權」這個目的。

事實上,在行政主導的憲政秩序之下,特首會同行政會議擁有很大的行政權力。不只是收地發展,例如面對新冠疫情,《預防及控制疾病條例》(第599章)便明確指出,「如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認為任何情況屬公共衞生緊急事態的情況,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可為防止、應付或紓緩該公共衞生緊急事態的影響,及為保障公眾健康,訂立規例」。

這兩、三年來,政府善用第599章這個工具,訂立了多項規例以應對疫情。惟在過程中,亦偶有用得不好的時候。關於疫苗通行證的第599L章在推出之時,便未明確制定濫發免針紙的處理機制。要到了司法覆核敗訴之後,政府才修例賦權醫務衞生局局長可宣告特定的豁免證明書失效。

特首李家超接受《香港01》專訪,表示希望帶領香港「穩中求變」,但對於一些棘手問題則會大膽「破格求變」。

行政主導、一國兩制的功能重大而廣泛

如果說行政主導及相關法例是特首應對疫情的工具,「一國兩制」則是工具箱之中另一個、甚至是最重要的工具。自新冠疫情爆發,香港與內地一直採取不同的防疫政策。尤其是第五波疫情過去、特區政府換屆之後,差異更加明顯。因着「兩制」,香港政府按照我們的醫療體系的承受能力、經濟活動需要、本地及輸入個案的發展趨勢、社區防重症屏障的程度,不斷調整入境政策及本地社交距離措施。在內地維持着入境「7+3」的時候,香港已率先改行「3+4」甚至「0+3」,同時透過強制檢測、疫苗通行證等方法防範疫情惡化。

在「兩制」的同時,我們又有着「一國」的優勢。第五波疫情期間,香港大為受惠於內地人員及資源的援助。在近幾個月的防疫政策調整期,香港與內地政府亦一直緊密聯繫,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黃柳權曾公開同意,香港接軌世界與和內地通關並不矛盾,認為特區政府因應時勢而優化防控措施是無可厚非。不難估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近期將入境檢疫改成「5+3」之前,應曾研究及參考香港的疫情形勢。

「一國兩制」這個工具,能夠給予特首的用途非常廣泛。正在泰國出席亞太區經濟合作組織會議的李家超形容香港「已重返國際舞台」。而之所以香港能夠在國際舞台有一席位,李家超能夠出席亞太經合組織活動,也是出於「一國兩制」。香港因着「一國兩制」這個工具,可以「中國香港」的名義參加不以國家為單位參加的國際組織和國際會議。所以香港是亞太經合組織的成員,也是國際結算銀行、世界貿易組織等的成員,而且正在申請加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係協定》。

在馬尼拉人質事件時,曾蔭權曾經致電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並被指不合外交體統。但撇開爭議不說,曾蔭權的確藉着亞太經合組織的平台而有機會與菲律賓等多國領袖交流,這無疑是「一國兩制」給予香港的獨特優勢。即使是紐約和倫敦,也沒有這樣的機會參加國際活動。近年因着政治事件及新冠疫情,香港的國際形象及地位受到質疑,李家超首次外訪便是到泰國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與二十個經濟體的領袖同場,也是用着「一國兩制」這個工具來「說好香港故事」。

李家超與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會面,並介紹隨行政府團隊。(李家超Facebook)

治港者須具備能力及藍圖

不過工具始終只是工具,它能夠帶來多少作用,取決於使用者的能力以及藍圖。力氣不夠的話,給他鋒利的木工鋸也只會事倍功半。這就好像香港能夠參加奧運會、世界盃等國際體育盛事,但能否展露光芒,得看運動員的付出和努力。不少人記得董建華在任時曾經邀得美國總統克林頓訪港,這除了是他個人的政商人脈深厚,也是因為香港當時的經濟及金融角色吃重。今天香港因着「一國兩制」仍然可以積極參與國際活動,但我們還有多少實力能夠叫人敬重三分,值得深思。

另一方面,我們也要知道「重返國際舞台」到底所為何事。不論是出席亞太經合組織活動,或是申請加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係協定》,都應該是為了推動香港發展,裨益整體社會。李家超在我們的專訪中說「我不是為了要行使這個工具,而去使用這項權力」,也說明了特首必須對香港的經濟及社會發展有切實的藍圖,他的工具箱才能發揮作用,否則徒有神兵利器也只是胡亂揮舞。正如裝修翻新若然沒有設計藍圖,拿着再好的油漆也不會令房屋美輪美奐。

猶幸經歷幾許風雨、中央言之諄諄後,香港政府對於未來發展有了更切實的想像。《施政報告》提出成立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制訂文藝創意產業發展藍圖等,李家超形容是「比較破格」以及「開始有產業政策」,更直言「希望能為香港主動爭取更多機遇」。但政府目前仍然在起步階段,許多規劃藍圖都還在制定中。李家超領導的團隊必須更加積極有為,不只是知道「工具箱裏面有很多工具」,更加要清楚香港翻新後應該有的模樣,令我們不只是有優勢,而是發揮好優勢。

不少人形容香港是「一國兩制」的示範單位。鄧小平當初構想「一國兩制」的時候,也是以香港的實踐來對台灣起示範作用。但這廿五年來,香港這個示範單位的確失色了。經濟發展停滯,社會貧富懸殊,政治爭拗不斷。加上新冠疫情和經濟打擊,這個單位已如水泥剝落,亟待裝修翻新。李家超在專訪中表示「香港整體發展不錯」,需要的是改進而非革命。不管用什麼形容詞,香港這頭家不少地方的確需要重大改動。李家超拿着一個近乎百寶袋的工具箱,沒有多少時間好整以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