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物轉化.死後】亡夫衣衫變咕𠱸貼身相伴 改造遺物助過渡哀傷

撰文:呂凝敏
出版:更新:

生死有命,靈魂離開,遺體霎眼腐化。亡者安息,回憶遠去,剩下的大堆遺物,卻令懷著巨大傷痛的親友每每睹物思人。面對遺物,有人選擇全部棄掉,逼令自己盡快接受現實;有人卻選擇將逝者所有東西原封不動,希望留著他活過的痕跡。本港有機構提供「遺物轉化」服務,透過專業輔導,了解死者遺物對其親友的意義,再由巧手工匠,將遺物改造成另一隨身物品,冷冰冰的遺物化成溫暖祝福,延續死者與生者的愛與關係,人不在,情永在。

拉法醫治中心策略發展總監鄭玉儀道出一個將老伴遺物轉化成咕𠱸套的動人故事。 (賴俊傑攝)

華人社會多以壓抑處理哀傷

拉法醫治中心主力處理哀傷輔導個案,其策略發展總監鄭玉儀(Joan)表示,本港生死教育資源匱乏,華人社會又多以壓抑方式處理哀傷,至親離世後,家屬忙於處理後事,卻無暇照顧自己的情緒,「多數人有種諗法,『我有病』先需要輔導,其實哀傷輔導係以一個專業嘅方法,透過同輔導員傾偈,幫助佢哋走出困境。香港人最叻係壓抑自己情緒,好多人喪親,但有幾多人可以走出喪親的傷痛?其實寥寥可數」。

葛量洪資深護師趙可欣入行原因,竟與一名早逝的牧師有關。 (賴俊傑攝)

迷信家庭剪掉亡者衣物鈕子 憂靈魂不散

逝者留下的遺物,難免令親友睹物思人。在葛量洪醫院任職資深護師的趙可欣(Wendy)是哀傷輔導員,多年來在紓緩治療部看盡生死,她指一般人處理遺物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帶有迷信色彩,在處理後事時把死者的衣物盡量棄置,「棺木係一個凹陷嘅設計,放上先人遺體前,殯儀館會教親屬帶死者啲衣物嚟,墊在遺體下,當係陪葬品棄置;有啲更迷信嘅家屬,仲會將死者衣物嘅鈕全部剪走,因為『鈕』諧音『留』,有留著魂魄,陰魂不散嘅意思」;亦有家人將死者的房間原封不動,一切擺設維持原狀,「得閒先入去打掃吓,但唔會郁死者啲物品,其實係一種逃避死者已矣嘅態度」。

趙可欣表示,遺物轉化的概念由外國傳入,輔導員處理個案時,不會表明親友是否需要轉化遺物,「曾經有位先生隨身帶著亡妻嘅手錶周圍去,行山旅行都帶住,可能隻錶對佢好有意義,加上體積細小易於攜帶,佢就冇進行到遺物轉化,要視乎輔導員同事主溝通時,了解遺物對生者嘅意義」,她亦強調處理遺物不急於一時,免自己後悔,「最好喺喪事後,完成所有實務後才思考這部分」。

遺物轉化製成品展示室內,放著一個又一個的喪親故事。 (賴俊傑攝)

亡夫衣物變咕𠱸 伴八旬婆婆「看電視」

推開一度度木門,是法拉醫治中心的小小輔導室,其中一間是「遺物轉化製成品展示室」,內裡放著部分遺物轉化個案的複製品,每件手作,背後都是一個情難斷的故事,有用死者牛仔褲製成的手袋、有將至親生前使用的水杯改造成相架、有以母親不同衣物拼湊而成的被……Joan手持著一個咕𠱸,表面的布料明顯是一件男性恤衫,「有位八十幾歲嘅婆婆,同公公相濡以沫七十多年,公公走咗之後,對婆婆嚟講係好大嘅缺失,心靈好空虛」。

婆婆向輔導員分享平日與公公的相處點滴,「佢話都冇咩特別,每日起身就一齊去飲茶,返到屋企就坐喺梳化度睇電視」,婆婆笑言,二人看電視時也不多話,「但習慣咗公公陪住自己嘅感覺」。

孤單時擁著咕𠱸 婆婆獲陪伴感覺

輔導員遂提議婆婆提供公公的衣物,由工匠改造成咕𠱸,「婆婆睇電視時如果覺得孤單,就可以攬住個咕𠱸,有種被陪伴嘅感覺」。Joan表示,很多人喪親或喪偶後感到無比傷痛,在遺物轉化的過程中,能讓他們明白,至親的愛能超越生死,並不會隨著逝者離去而消失。

Joan表示,中心處理的遺物轉化物品多是布藝、皮革及玻璃製品。 (賴俊傑攝)
輔導員會密切留意完成遺物轉化後,事主會否因過份投入情感,發生與遺物聊天等病態情況。 (賴俊傑攝)

輔導員密切留意事主是否有病態行為

遺物轉化服務中,最重要一環便是哀傷輔導。Joan表示,輔導員會對事主的情緒作出長期跟進,「在華人社會,每逢佳節倍思親,喪親者在一些節日或周年紀念日容易感到低落,甚至做出傻事」,故輔導員會預先了解他們當日有什麼活動,亦會主動表示若事主情緒崩潰,可隨時致電他們。

她又指,生者與逝者情感上緊密聯繫,難捨難離是常情,完成遺物轉化後,為避免有親友因情感過份投入而發生與轉化遺物聊天等病態情況,輔導員會鼓勵事主分享收到這份禮物後的生活及心理上變化,「我哋會強調,遺物轉化並唔係要將死者帶返你身邊,呢個係冇可能做到」,Joan指出,遺物轉化的理念是建構持續聯繫感(Continuing Bond),為喪親者帶來安慰,用另一種方法轉化亡者與生者的關係,處理好因喪親而產生的生命缺失,對生者來說,死亡和生命才變得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