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反洗黑錢月」拘283人 涉清洗$18.79億犯罪得益

撰文:陳浠文 黃偉民
出版:更新:

為配合剛過去的「反洗黑錢月」,警方於7月18日至8月19日展開代號「雋語」的大型反洗黑錢行動,共動員1,600人,於港、九、新界突擊搜查超過235間處所,包括住宅及公司,並以涉嫌洗黑錢罪行拘捕283人,共清洗約18.79億元的懷疑犯罪得益,以及凍結了涉及超過2,700萬元資產。

警方財富情報及調查科高級警司陳昕(中)、總督察黎偉俊(左)及總督察陳仲欣(右)交代案情。(黃偉民攝)

香港整體罪案數字於今年上半年逾3.1萬宗,其中詐騙案有顯著上升趨勢,由2021年上半年約8,600宗,大幅上升至今年上半年逾1.2萬宗,升幅近4成,牽涉損失超過21億元。警方估計詐騙案上升與經濟因素及多人使用社交平台有關。犯罪集團會用不同渠道,例如銀行戶口或其他帳戶,處理及接收犯罪得益,作清洗黑錢活動。根據警方統計數字,今年第二季所涉及洗黑錢罪行被捕人數為 287人 ,比第一季大幅上升191人,接近兩倍。

財富情報及調查科高級警司陳昕稱,洗黑錢罪案趨勢,反映洗黑錢活動日趨活躍。經警方調查及分析,犯罪集團會以金錢利誘不同階層的市民作其傀儡,借出、租出或賣出銀行帳戶或儲值工具戶口,然後利用商些傀儡戶口接受及處理犯罪得益,經多次海外或本地轉帳,抑或利用現金提存以逃避執法人員追查,以掩飾可疑資金真正來源。

部分資金來自海外 警追查來源及去向

行動中,警方一共拘捕200男83女(年齡介乎16至70歲),包括260名為本地人、20名非華裔人士、2名內地男子及一名外籍男子,涉嫌干犯洗黑錢相關罪行。個別被捕人士有黑社會背景。被捕人士涉及超過270宗詐騙案件,當中涉及的黑錢為不法分子由不同種類案件中獲取來的犯罪得益,包括涉及本地的投資騙案、電話騙案、網上情緣騙案等。亦有部分黑錢來源為海外,警方正追查涉及什麼地區。有關犯罪團夥及人士使用超過850間銀行、證券及儲值支付戶口以清洗高達18.79億元懷疑犯罪得益。警方另檢取及凍結超過2,700萬元資產,並且搜出大量文件、銀行卡、電話、電腦等。

財富情報及調查科總督察黎偉俊指,不少不法之徒於社交平台上向公眾提出收購及買賣其戶口,亦有犯罪集團人士以搵快錢及筍工招募貼文招徠一些急需金錢的人士,之後以金錢利誘他們租出、賣出或借出戶口。犯罪集團主要有3個方法去收集傀儡戶口,包括當面和傀儡戶口人士交收戶口;指示或陪同受害人到銀行開戶;誘騙受害人交出戶口,再要求其到酒店或賓館留宿一段時間,甚至交出電話,相信受害人知情及自願提供戶口。

財富情報及調查科總督察陳仲欣表示,由今年7月起,舉辦一個名為「守護者聯盟」反洗黑錢宣傳月,除了執法行動外,透過一連串宣傳及教育工作,目的以源頭着手,提升廣大市民對反洗黑錢的意識。是次宣傳活動以「唔租、唔借、唔賣」作為其主題及口號,舉辦反洗黑錢研討會及防罪講座、製作宣傳片及宣傳品,加深業界及市民對洗黑錢的認知。

警方重申「洗黑錢」乃嚴重罪行,市民切勿開設銀行戶口予他人使用或將銀行戶口借予他人作非法用途。根據香港法例第455章《有組織及嚴重罪行條例》,任何人知道或有合理理由相信某項財產,全部或部分、直接或間接為犯罪得益而處理該財產,即干犯「洗黑錢」罪;一旦被判罪名成立,最高可被判罰款500萬元及入獄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