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共廚家作」助師奶廚師做生意 借場地資助材料分花紅

撰文:陳彥婷
出版:更新:

一間烤魚店內,聽瑞琼叫一聲:「滾水!」,將銀色大盤端上,盤內清晰的杏黃色在冒煙之際更散發著梨乾的香氣。見記者的鼻子湊近,她拋下一句「很香吧」,便前往廚房,不假思索地打開第二格抽屜,拿出小碗,再拉開隔壁的抽屜,伸手拿湯匙,為記者遞上一小碗她與夥伴阿英的製成品。

在別人的廚房內,瑞琼並沒感陌生,反是專心烹調自家果茶,並於餐廳內銷售。(吳鍾坤攝)

瑞琼對架步如此純熟,原來也不過是這2、3月來的事。她與夥伴阿英並不是店內的員工,只是荃灣與東涌的2名小師奶,透過社區發展推動基金開辦的「共廚家作」社企項目,借用烤魚店的地方製作自己的果茶寄賣。寄人籬下,卻沒有半分不被尊重,果茶內載著滿滿信任--老闆沒有說要簽任何合同便願意借出地方,又交出店舖鑰匙予她們早點前來預備。這種態度,可說是以金錢主導的商業社會裏一種清流。共廚家作負責人張晉銘(阿Ming)指,參與計劃的烤魚店老闆願意把私人財產拿出來與公眾分享,而街坊亦能分享自己多年的廚藝,「我們覺得在社會裏,不是『這是我的便只屬於我』,其實也可以是屬於整個社區的。」

阿Ming說每一款食物都是「有名有姓」,希望顧客每吃一口亦感受到心意。(吳鍾坤攝)

本年4月開始,項目在東涌及天水圍等社區招募基層街坊,尤以婦女為對象,並透過借用餐廳在空餘時間閒置的廚房,讓參加者製作及銷售自家產品以幫補生計。共廚家作除了按照街坊擅長烹調的菜式,將之與餐廳配對,更會協助她們著手改良菜式;另外,還會向參與者分享關於市場調查、產品包裝、管理及推廣等方面的知識,並聯繫專業廚師作支援。阿Ming指他們正扮演著中介的角色,「街坊煮得再好也只是產品設計,但對於如何打入市場,卻不是他們的強項。我們希望透過利用閒置廚房,免去一貫要開店的成本及入場費,完成她們希望當小老闆的心願。」現在的烤魚店是云云5、6所參與計劃餐廳的頭炮,這裏亦有推出飯盒、及年糕和月餅等節日食品測試市場反應。

呷一口澄黃的湯水,很清甜。看見大家都把碗喝光,一開始靦腆的瑞琼不禁喜形於色。「這對喉嚨很好,我女兒喉嚨痛,我也是煲這種。」接著她便如數家珍般說明果茶的好處,並轉身在袋子拿出法寶。「這楊梅是我們家鄉福建的特產,就是用來煮另一隻茶。」梨乾茶與山楂楊梅茶是她們兩款得意之作,瑞琼拿出一顆顆沾滿砂糖的紅色梅子,喃喃自語:「等我揀幾粒靚的放進果茶內。」灑下的不止是梅子,還有在這商業社會缺乏的人情味。

能夠站在他人廚房製作自己的食物,源於阿英在2013年的墟市中認識阿Ming的團隊,當時團隊開玩笑叫阿英賣自己的巧手椰汁糕,進料產品甫推出,一接便是200項訂單,卻因為法律問題無法光明正大宣傳,於是阿Ming便開始萌生計劃念頭。其實對飲食的熱情,不一定要是大財團的主廚才有資格--阿英在飲食業打滾10多年,什麼新穎菜式亦見過,但一談及自己的果茶,阿英便雙目發光,興致勃勃地說起自己正在研創菠蘿與薄荷果茶、又在栽種斑蘭,望未來可推出更多產品。

果茶會先隔渣,然後再將果渣擠壓,務求把所有精華都帶到果茶裏。(吳鍾坤攝)

廚房內的玻璃天花

家廚的創作之火燒得如此旺盛,想法那麼多,又會否希望大展拳腳?瑞琼笑著指住阿Ming說,「他說下次要(在店舖)上架,我要跟隨阿Ming。」但再作追問時,她坦言未有正式的計劃:「這裏都未做好,先做好這邊才打算吧。」又說要將就孩子的時間。聽她的口吻,是對計劃還是對自己的能力有所保留?阿英徐徐解釋瑞琼的保守態度:「如果是自己要開店,我便不敢想。在香港,沒有5、60萬根本做不到,而且5、60萬只是說街市舖位。若在出面租,光是廚房裝修便要百多萬。」就算記者笑言有人會打本給她,她也說信心只是一半半。

事情進行得如火如荼,但又似只是玻璃天花:看得到目標,但卻無法達到;想創業,又不敢想太遠。阿英慨嘆師奶們要打破這困局真是很難。阿Ming坦言這是基層要經歷的問題:只能停留在微企,攀不上去。「因為入場費都不少,跟我們不需成本的計劃有距離,中間沒有空間讓她們踩上去。」他以手指在空中指指畫,「如果要街坊從這跳到那,要儲夠資本又要有足夠開店會成功的信心,其實是……」阿Ming與阿英對望,異口同聲道:「是沒什麼可能。」大家靜默數秒,空氣間盡是無奈。阿Ming又說香港有很多與食品品質或安全無關的飲食條例,但就成了小市民做生意的一大絆腳石,「我們遇見如泰國等其他地方的人,他們都表示只要有一門手藝便可以出來做點小生意,但香港有如廚具配套及水渠牌照等很多條例,規格很嚴,令成本變得很高,形成一個嚴重斷層。」不過,現實雖不利他們,但卻未有擊倒他們的決心,他們已打算擴展市場、聯絡更多餐廳,在不同銷售點寄賣食品,望能扭轉局勢。

瑞琼會先將瓶器抹乾淨才會倒進果茶,她於訪問當天所準備的果茶大概裝可滿10多個瓶子。(吳鍾坤攝)

講金又講心

很多人說興趣不可以當飯食,儘管「共廚家作」獲社創基金資助近百萬,以基金資助家廚打本買材料。除向家廚付予最低工資,亦會分純利當中的4成給街坊,即街坊基本上是沒有虧蝕的可能,好讓街坊不是「出來做義工」。但實際上,以瑞琼與阿英為例,她們每月只會到合作的餐廳煮3至4次果茶,每次煮的一大鍋,能分得10個塑膠壺左右。向瑞琼查詢賺到的錢夠否買到2餐餸,她笑而不語,搖搖頭。

原來的雄心壯志說到底總是被金錢牽著走,還好縱然發展需時,但她們仍自得其樂。阿英說不介意寄居在其他餐廳,「我覺得只要這餐廳一路走,這時間一直開放,那我們都可以用。」項目背後不單是成就一些小生意,賺小錢,還有更深遠的用意,這是連阿Ming也是在做項目過程中才領悟到。「我們創業不只看錢的增長,各家廚確信的從工作中得到快樂。其實4月到此刻,街坊了解我們還在嘗試階段,他們的產品未必有很大的投資回報,卻有很多的快樂,這是在香港沒有提倡的。一直以來很多報導說香港的工作滿意達低點,我們是要讓他們尋回人生的意義。」阿Ming說有家廚因伴侶受傷而發現自己的烹飪興趣,阿英亦說這計劃都讓她與家人的關係改善,「以前上班時間很長,有時從早上7時做到凌晨12時。,甚至試過凌晨5點,天未光便上班,下班孩子都睡了。腦內只有上班,其他什麼都不知道,錯過很多小孩成長的階段。因為這計劃,我要整年糕,丈夫與孩子都來幫忙。」

一鍋果茶,看來平平無奇,但每一口亦充斥著小市民想要打破創業框架的心力,賺錢背後,對阿英而言,是得到更多。「我賺錢是小事,但我賺到快樂。」

阿Ming(左)希望如阿英(右)的街坊可以藉參與項目賺得快樂與金錢,他說有人在當中可能跑得慢,但仍已邁向收支平衡。(吳鍾坤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