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浪」崛起 中共黨史語境中青年責任的更迭(上)

撰文:許陳品
出版:更新:

內地一年一度的「五四」青年節前夕,內地影音網站bilibili聯合多間傳媒機構周日(3日)共同發布宣傳片《後浪》,引發評價兩極化的熱烈討論。
為何致敬年輕一代的短片會受到廣泛討論?在中共語境中的「青年」何以受到如此高度的關注呢?中共對各個時期青年的期望,其肩上所要承擔的任務又有哪些變化?

陳獨秀定義的「新青年」

作為新文化運動領航者之一、中共首任主要領導人(中國共產黨中央局書記)的陳獨秀,有鑑於辛亥革命不完全成功,造成民國初年政壇的種種亂象、主張進行思想革命,並要從青年入手。1915年,他自日本返回上海後開始籌備《青年雜誌》,並於該年9月15日發行創刊號,到了1916年9月才改為大名鼎鼎的《新青年》。

中共首任主要領導人陳獨秀與其創刊的《青年雜誌》(後稱《新青年》)。(資料圖片)

陳獨秀在《青年雜誌》在第一卷第一期發表發刊詞《敬告青年》時指出:「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如利刃之新發於硎,人生最可寶貴之時期也。青年之於社會,猶新鮮活潑細胞之在人身。」為了保持青年的活力與思想行動的先進性,不被陳腐朽敗者所腐化,他對青年提出6點要求:「自由的而非奴隸的」、「進步的而非保守的」、「進取的而非退隱」、「世界的而非鎖國的」、「實利的而非虛文的」、「科學的而非想象的」。

隨着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陳獨秀成為中共中央領導人後,追求自由、開放進步、積極進取、放眼世界、實事求是、科學論證等對於青年的定義,也成為中共認知的青年典型。

「五四青年」的任務:反帝反封建與新民主主義革命

中國的知識分子開始認識並積極引介、傳播馬克思主義,當屬1917年的俄國十月革命,以及1919年的五四運動。作為迄今中國官方歷史敘事的權威性文件、於1981年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在回顧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28年的歷史時稱:「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是在俄國十月革命和我國『五四』運動的影響下,在列寧領導的共產國際幫助下誕生的」,將五四運動與中共建黨做了直接的連繫,並抬高到與1917年俄國布爾什維克革命一樣崇高的地位。

陳獨秀創辦的《新青年》雜誌。(資料圖片)

而五四運動的主體是誰呢?內地現行初中歷史教科書(部編版)稱:「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在這次運動中,中國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現了偉大的力量。一些初步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的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在運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內地現行高中歷史教科書《中外歷史綱要》也持一樣的立場:

五四運動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的不妥協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學生和工人是這場運動的主力軍,一批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走上和工人運動相結合的道路,馬克思主義發展成為新思潮的主流。
《中外歷史綱要》(上冊)

由此可知,對中共來說,五四運動不僅藴含着「學生」、「中國工人運動」、「新民主主義革命」、「反帝反封建」、「中共建黨」、「俄國十月革命」、「馬列主義」、 「愛國運動」等要素,並且特別突出「青年」在其中扮演的關鍵性角色,此時「青年的時代任務」,也就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先鋒隊

在國共內戰大致結束,中共建政後延續了過去國民政府為表彰青年抗日救國,於1939年通令全國、將5月4日定為青年節的做法,1949年12月23日,中國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頒佈《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明定每年5月4日為「青年節」,並有相應的放假規定,以國家節日的規格紀念青年於1919年「五四運動」時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