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探秘|中國情人節還是七娘媽生日?七夕背後滿滿的父母親情

撰文:林君穎
出版:更新:

2020年8月25日為農曆七月七日,即俗稱的「七夕」,現在被許多民眾稱作「中國情人節」,而在福建與台灣,若是家中有孩子的父母,常會在這天祭拜「七娘媽」與「床母」,以祈求孩子平安健康。今日台灣的台南市,每逢七夕便會大肆舉行「七娘媽生」與「做十六歲」活動慶祝孩童成年,這些與今日商業氣息濃厚的七夕情人節十分不同的習俗,又是如何產生的呢?

台南市開隆宮為全台唯一以七娘媽為主祀的廟宇。每年七夕,滿16歲的孩童便會在開隆宮內的狀元亭舉行「過七娘媽亭」儀式,代表小孩正式長大成人。(Facebook@台南下林玉聖宮)

閩台文化習俗同根同源

台灣從明清時期開始,陸續有來自閩粵地區的漢人來到此地生活,在文化、信仰與習俗方面自然與閩粵地區有相當濃厚的淵源。其中台南市的「五條港地區」,仍可看到相當鮮明的泉州文化。五條港,為清代台灣府城(今台南市中西區)的五條商用港道(新港墘港、佛頭港、南勢港、南河港與安海港,今均已不存),是清代時重要的商業門戶,現已成為台南市下水道。

五條港為渡海來台漢人率先上岸的地區之一,閩粵文化也在此落地生根。至今仍可從當地信仰看出痕迹,例如供奉廣澤尊王的西羅殿、玄天上帝的集福宮、媽祖的金安宮等,皆與泉州廟宇有深厚淵源;而以「做十六歲」聞名全台的台南市開隆宮,其節令民俗也都能在泉州找到源頭。

孩童的守護神:「七娘媽」與「床母」

對於閩南與台灣地區的民眾而言,普遍認為孩子長到十六歲以前,均受到孩童守護神— 「七娘媽」與「床母」的照顧與庇護,至今香火不斷。但二者事實上卻是兩位不同的神明,只是恰好誕辰都在七夕,且有各自不同的祭祀方式。

閩台地區的人們相信,若讓孩童拜七娘媽為「契母」,便能平安健康地長大。圖為台南市開隆宮的七娘媽神像。(Facebook@台南下林玉聖宮)

「七娘媽」又稱為七星娘娘、天仙娘娘,傳說為北斗星君的配偶神,不過也有不少人認為其是包含織女在內的七個仙女,因此又稱「七仙姐」或「七仙姑」。七娘媽有送子、催生、養生、乳母、痘疹、眼光與蒙引七位,祂們負責庇佑孩童的出生與成長。

人們會選擇在孩子出生後的第一個七夕,通過「七娘媽生」(七娘媽誕辰)的祭典,讓孩子拜七娘媽為「契母」(養母),以得到神明庇護。直到小孩長到十六歲(成年)的七夕,再通過「洗契」儀式,來解除與七娘媽之間的契母子關係。另外也會舉行「過七娘媽亭」儀式,代表小孩已經正式長大成人。

「床母」與保護孩童的仙鳥「鳥母」相似,有學者認為「鳥母」應為臨水夫人或是註生娘娘身旁的「婆姐」,更有學者認為「鳥母」的由來可追溯至「玄鳥生商神話」,由於商契之母簡狄,吞下玄鳥卵而懷孕生契,後世人們便將玄鳥視為送子神,稱其為鳥母。不過對民眾來說無論是床母、鳥母還是婆姐,皆是專司照顧幼兒孩童順利長大的守護神。

台南市開隆宮每年都會於七夕舉行「做十六歲」活動。(台南市開隆宮網站)

為何16歲代表成年?

不過依禮制來說,男子二十行冠禮,女子則十五舉行笄禮(及笄),才代表成年。為何清代閩南與台灣十六歲即代表成年呢?翻閲明清的《食貨志》發現,明清兩代的丁税勞役皆以男性十六歲做為基準:「凡民,男曰丁……男年十六為成丁」,故十六歲成為人們舉行成年禮的緣由。

清乾隆十九年(1754)《福州府志》載:「近世於冠禮鮮能行者,郡中惟一二禮法之家偶一舉行。民間則男女年十六延巫設醮,吿成人於神,謂之做『出幼』」。據學者研究,泉州也有做十六歲的習俗,孩子滿十六歲生日那天,必會大肆慶賀。父母會備辦三牲壽麵先往神廟酬神,感謝神靈庇佑孩子長大成人,除了會自制米龜、粽等禮品外,還會舉辦筵席。孩子的外婆家例須送公雞、豬肉、壽麵,及因應成年所需的衣服布料與冠履。

而台灣明確記載「做十六歲」成年禮文獻,則是清光緒年間至日據初期成書的《安平縣雜記》:「七月七日,名曰七夕。人家多備瓜果、糕餅以供織女稱曰七娘媽。有子年十六歲者,必於是年買紙糊彩亭一座,名曰七娘亭。備花粉、香果、酒醴、三牲、鴨蛋七枚、飯一碗,於七夕晚間,命道士祭獻,名曰出婆姐。言其長成不須乳養也」。此外,連橫(1878—1936年)的《台灣通史》也稱:「富厚之家,子女達十六歲者,糊一紙亭,祀織女,刑牲設醴,以祝成人,親友賀之」。

七夕自漢代以來本為婦女們祈求巧藝的節日,不過於乾隆年間(1736-1796年)的閩台地區不約而同地將其變為祈求孩童平安長大的特殊日子,如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泉州府志》載:「七夕:乞巧。陳瓜豆及粿,小兒拜天孫,去續命縷」,而《台灣縣誌》則載:「家家備牲禮、果品、花粉之屬,向檐前燒紙,祝七娘壽誕,解兒女所繫五彩線同焚」。雖然閩台的七夕習俗與今日變成情人節的七夕意義已完全不同,但也呈現了古代由於衛生醫療落後,父母祈求孩子能夠平安長大的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