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台新版教科書輕描淡寫武裝抗日 誰還記得乙未戰爭?

撰文:許陳品
出版:更新:

根據台灣《108課綱》所編寫的高中歷史教科書已在台灣上路整整一周年,按理說,以「關懷本土」為實施要點的課綱,對於發生在台灣本土的眾多史事應是着墨甚多,然而,課本中對於19世紀後期台灣史上的關鍵轉折—乙未戰爭,以及台人悲憤情緒與武裝抗日行動卻是刻意忽略,更別說戰爭中最大規模的正面會戰、結束於1895年8月28日的八卦山之役,在課文裏竟無影無蹤。

中日甲午戰爭,威海衛陷落,日方描繪的清軍向日軍投降圖。(維基〉

討論東亞人群的移動交流 卻鮮有乙未戰爭

眾所皆知,台灣作為移民社會,在歷史上有眾多勢力影響與族群移入,像是奠基於15世紀地理大發現與17世紀資本主義萌芽階段的重商主義,葡萄牙、荷蘭、西班牙人陸續東來,並由後兩者分別佔據、殖民台灣的南北部。而後雖有中國政權割據或將台灣收入中國版圖,但台灣第二次落入帝國主義之手,乃是在甲午戰爭清廷戰敗、於乙未年(1895)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給日本之時。

相較荷蘭、西班牙殖民台灣初期的地廣人稀,面對的漢人、平埔族不過10萬之眾,經過鄭氏政權與清廷230餘年的治理,19世紀末的台灣島已接近300萬人口,所以當台灣主權割讓給日本、即將接受大和民族的異族統治時,台人顯得相當悲憤與激動,甚至不惜一戰的動能,也就比荷、西據台時來得更大。

標榜「關懷本土」的《108課綱》,雖然講求「東亞人群的移動與交流」、「十九世紀以後東亞人群移動的變遷及其影響」,並在說明中明確提到「十九世紀中葉以後,日本由於國際局勢與國內政經環境的改變出現往北海道的移民拓殖及以美洲為主的移民潮。甲午戰爭後,也開展了對台灣、中國東北與朝鮮的計劃性移民」,但事實上卻對乙未戰爭中描繪極少。

日方描繪的日軍近衛師團於基隆與義軍交戰圖。(維基)

高中課本里的乙未戰爭

首先,泰宇版教科書則是完全沒有任何關於乙未戰爭的記述,南一版教科書對戰爭的記述只有「日治初期,台灣人民多以武裝抗日的方式來反對殖民統治」,並且是將其放在「殖民統治下的政治要求—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下,以輕描淡寫的「武裝抗日」寥寥數字帶過,完全迴避乙未割台時台民浴血抵抗外敵的歷史。

在龍騰版教科書與三民版教科書裏,乙未戰爭則有一定的篇幅。龍騰版不僅介紹台灣割讓日本時出現的「台灣民主國」,代表反對台灣主權轉讓的實際行動,並點出民主國成立的宗旨:「恭奉正朔(清朝)、遙作屏藩」。在割讓初期漢人武裝抗日的敘述上,雖然依舊未出現八卦山戰役,但「領台後抗日風波不斷」:「日本甫接收台灣,即面臨各地蜂起的抗日活動,如『抗日三猛』等武裝遊擊分子,後通過強力鎮壓以及招降等方式,雙管齊下,抗日分子陸續歸順」。課文旁的「小百科」補充道:「抗日三猛:指簡大獅、柯鐵虎與林少貓,此三人分別於台北、雲林與屏東組織群眾,進行抗日,對日本造成嚴重打擊」,而後課文還提及1915年余清芳(1879—1915年)結合平埔族大武壠人發動的噍吧哖事件(西來庵事件)。

三民版《高中歷史》(第一冊)第五章第二節的小標題為「大日本帝國下的台澎—台人抗日行動—乙未抗日」,課文在敘述首任台灣總督樺山資紀(1837—1922年)於1895年6月17日舉行「始政式」後稱:

各地義軍抗日行動仍持續,且有跨地域支援的情形,直到11月18日,日軍才宣吿平定台灣全島。……前期武裝抗日(1895—1902年),可視為乙未抗日的延續。此時總督府以高壓手段處理各種反彈,實施的經濟管制措施剝奪台人的既得利益與工作機會,讓台人起而反抗。同時,不少台人仍有復歸清帝國或防衛自立的想法。
台灣三民版《高中歷史》(一下)課本里,不但附有《日軍攻台與台民抗日》示意圖,並特別標出了1895年8月28日結束的彰化八卦山之役。(台灣三民版《高中歷史》)

三民版不僅花較多篇幅敘述台人在乙未割台之初的反抗,配以《日軍攻台與台民抗日》(圖5-10),在圖中清楚標示日軍南下路線與「8.28八卦山之役」,以及「義軍在桃竹苗激烈抵抗,主要領導人為客籍吳湯興、姜紹祖」,還在課文旁註釋:「在五個多月的抵抗中,台人約一萬四千人犧牲,但各地繼起的武裝抗日仍未平息」;針對抗日遊擊方面,課文則稱:

前期的抗日遊擊行動範圍遍及全台,但沒有跨區支持的合作,北部主要有陳秋菊、簡大獅等人,中部地區有簡義、柯鐵(柯鐵虎)等人,南部地區則以林少貓最為著名,戰死或被捕殺者逾萬人。直到1902年,日軍於後壁林(今高雄小港)襲殺歸降的林少貓,此階段武裝抗日行動才吿一段落。

在國中社會科(歷史)缺位的乙未戰爭

或許有人會認為,高中歷史已改為加深加廣的主題式課程,《108課綱》的基本理念之一又是「考慮各學習階段的循序發展」、「避免內容過多與不必要的重複」,既然高中歷史對乙未戰爭已經簡化或不講,在國中社會科(歷史)中又是怎麼呈現呢?

翰林版展示了台灣民主國的國旗—藍地黃虎旗,稱建國目的是抗拒日本接收,又提示其「年號為永清、以虎為國旗(清帝國為龍旗)」,並在課文右方解釋何為「武裝抗日」,以噍吧哖事件為例,說明余清芳等人抗日失敗,後來台民改為非武裝政治社會運動、爭取權益。南一版與翰林版類似,也以台灣民主國、西來庵事件為講述重點,但完全沒有說到乙未戰爭。

為彰顯抗日的成功,清人捏造首任台灣總督樺山資紀遭劉永福擒獲問斬的消息,並繪成《劉大將軍擒獲倭督樺山斬首全圖》。(台灣「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

相比於上述兩版的「精簡」,康軒版教科書稱:「進入日治時期,台人先採武裝反抗,再改採民主運動爭取權益……甲午戰爭後台灣成為日本殖民地,各地抗日事件不斷爆發,總督府通過高壓與懷柔並重的手段,穩定在台秩序」,較明確指出台人當時的武裝抗日與日本殖民者的軍事鎮壓,並配以《劉大將軍擒獲倭督樺山斬首全圖》和日軍攻台路線圖,示意當時台人已進行一定程度的武力抗爭,但可惜的是,仍然沒有將此時期的漢人武裝抗日稱作「乙未戰爭」或「乙未之役」。

台灣康軒版《國中社會》(一下)課本里,附有《甲午戰爭前後的東亞形勢圖》,並標示了1895年日軍的南下路線。(台灣康軒版《國中社會》)

在過去一段時間裏,《108課綱》的「略古詳今」原則、強調日本殖民者帶給台灣「現代化」已飽受批評,而今無論是國中或高中教材,對於在1895年造成東亞人群大規模移動的乙未戰爭,多是省略乃至於忽略的態度。這些率領義軍抗擊日軍的領袖,以及為保衛家園犧牲的台灣先民,恐在當前《108課綱》的編輯原則下,逐漸湮沒在歷史課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