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時20年完成版畫巨作《迎媽祖》 台藝術家記錄消逝的廟會文化

撰文:林君穎
出版:更新:

媽祖為台灣重要的民間信仰,近年媽祖遶境皆吸引大批民眾參加,不過廟會遶境裏有什麼樣的藝閣、陣頭,儘管多數民眾有參與遶境經驗,但可能仍不清楚其配置。
有感於傳統民俗文化的流失,台灣藝術家林智信耗時20年的時間,完成長達124公尺的版畫巨作《迎媽祖》,通過畫筆記錄今日已相當少見的廟會陣頭。

1987年恰好是媽祖昇天一千周年紀念,林智信特別選在這一年為《迎媽祖》開筆上墨。(林君穎╱多維新聞)

《迎媽祖》這幅對台灣文化別具有意義的版畫作品,闊別25年再度來到台北展出。中正紀念堂舉行「媽祖藝陣.土地印記-林智信邀請展」,於9月4日下午邀請台文化部常務次長李連權、台南市美術館董事長黃光男、台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教授蕭瓊瑞、台陽美術協會理事長吳隆榮、林智信與多位台灣藝術家參加開幕記者會。

林智信出生於1936年,台南師範(今台「國立」台南大學)藝師科、師專畢業。作品多為台灣風景文化為題的油畫與版畫,是台灣首位在中國大陸舉行個展的藝術家。

林智信於「媽祖藝陣.土地印記-林智信邀請展」的開幕記者會上,熱情分享創作《迎媽祖》的心路歷程。(林君穎╱多維新聞)

林智信說明創作初衷,其實與媽祖發願有關。由於林智信從小到大都為氣喘所苦,34歲那年差點因氣喘過世,他認為大概是母親虔誠地向媽祖祈禱的緣故,而救回一條命。由於這段經歷,讓林智信格外感恩、珍惜這條撿回來的生命,也使他想為藝術與世界做點有貢獻的事情。而第一個在腦海中浮現的,就是媽祖每年聖誕遶境時的熱鬧場景,因此林智信便決定為媽祖畫畫。

林智信開心表示,可能是幫神明做畫,從他40歲發願開始創作《迎媽祖》至今,氣喘已經許久不曾發作了,且在繪製的過程中,像是有冥冥之中的力量幫助他順利完成這幅畫作。林智信回憶,1987年恰好是媽祖昇天一千周年紀念,他特別訂於當年的重陽節午時,即媽祖昇天的時刻,邀請眾多親友見證他為《迎媽祖》開筆上墨。至於為何選擇木板水印完成畫作?林智信回答,本來打算用膠版畫,但發現宣紙不適合,同一幅畫因為紙張破裂重複畫了三次,於是改用木刻水印。

為了完成《迎媽祖》,不管是北港、大甲的媽祖,只要有媽祖活動,林智信都會到現場速寫。由於講究如實記錄,且畫中涵蓋許多今日已相當少見的民俗活動,林智信還特別考究了遶境中的陣頭與藝閣典故的來龍去脈、神輿與其所屬護衛間的關聯,並在熟悉傳統服飾、化粧、動態表演、架勢、道具與樂器後,才能動筆繪製草圖。林智信自豪表示,《迎媽祖》中的陣頭藝閣沒有任何重複,且畫面不只熱鬧也呈現出媽祖遶境時的禮節與莊嚴。

中正紀念堂管理處表示,林智信以美學型態保存台灣文化,透過海外展覽將台灣之美推向全球舞台,令人感佩。《迎媽祖》長卷木刻版畫共有1066個人物,都有其構圖用色,畫中還有香案迎神、十三音古樂陣、八家將、七爺八爺、車鼓陣、南管北管與南台灣特有的藝閣車陣等,以木板水印版畫保留、記錄逐漸失傳的民俗文化,畫作呈現台灣庶民豐沛的生命力,非常值得一看。

管理處提到,也期待能通過展覽,讓民眾了解逐漸失傳的民俗文化,感受到林智信關愛這塊土地、以生命傳承藝術之精神,同時回味台灣過去的鄉土風情和農村生活記憶的雋永與美好。

作品《灌肚仔》為木板水印繪製,內容為台灣1950至1960年代的農村孩童娛樂。(林君穎╱多維新聞)

展覽共分三大展區,第一展區為《迎媽祖》;第二展區則是「鄉土版畫」系列,內容主要刻劃台灣早期農村風貌,不僅記錄一個時代的生動意象,也呈現人們生活成長的共同記憶,如作品《灌肚仔》(此為閩南語,肚仔即大蟋蟀),就是描繪台灣1950至1960年代的社會,當時兒童嬉遊於鄉野草叢間,從自然環境中找樂子。該畫用色明朗鮮麗、線條遒勁明確,捕捉孩童天真專注的情態,畫面樸實動人;第三展區「鄉土油畫」系列,為林智信的寫生畫作,其油畫作品聚焦在光影的捕捉、層次、肌理、禪韻及顏色的透氣感等,作品除了記錄農家生活的勤勉樸實與在地風情,更是通過藝術展現出愛台灣這塊土地的熾熱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