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筆:決定中國命運的毛蔣1949新年獻詞

撰文:關岭
出版:更新:

中國的1949年是在兩份新年獻詞中到來的。一前一後,前一份出自毛澤東,後一份出自蔣介石。他們分別是中共和國民黨的最高領導人。

當時,國共內戰進入第三個年頭,國民黨敗局已定。隨着軍事上節節敗退,國民黨內的求和呼聲日盛一日,並迅速發展成為一場「和平運動」,就連蔣介石都公開呼籲和平。但連戰皆捷的中共拒絕與國民黨重開談判。

1945年,重慶談判,蔣介石(左)與毛澤東合影。(維基百科)

1948年12月30日,毛澤東通過新華社發表新年獻詞《將革命進行到底》。明確指出,「如果要使革命半途而廢,那就是違揹人民的意志,接受外國侵略者和中國反動派的意志,使國民黨贏得喘息的機會,使已經受傷的野獸養好創傷,然後在一個早上猛撲過來,將革命扼死,使全國回到黑暗世界。」中共沒有其他道路可選,唯一的選擇就是「把偉大的人民解放戰爭進行到底」,「用革命的方法堅決徹底乾淨全部地消滅一切反動勢力」,最終「在全國範圍內建立無產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主體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共和國」。

在《將革命進行到底》中,毛澤東寫道:「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向長江以南進軍,將要獲得比1948年更加偉大的勝利……1949年將要召集沒有反動分子參加的以完成人民革命任務為目標的政治協商會議,宣吿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的成立,並組成共和國的中央政府。」

時任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後來描述說:毛澤東的新年獻詞中充滿譏諷刻薄之詞,有濃烈的火藥味。據說,國民政府副總統李宗仁在聽到此新年獻詞時,神情黯然地對夫人郭德潔說:「看來,和平之機會已經失去了。」

12年31日,蔣介石召集國民黨要人開會,宣布元旦將發表和平文吿,會議開了一整天,文吿四易其稿。

1949年元旦,蔣介石發佈了一年一度的元旦文吿《吿全國軍民同胞書》。在這份被當時輿論解讀為「乞和電」的元旦文吿中,蔣介石先承認:「個人領導無方,措施失當,有負國民付託之重,實不勝其慚惶悚慄,首先應當引咎自責。」然後表示,「只要共黨一有和平的誠意,能作確切的表示,政府必開誠相見,願與商討停止戰事恢復和平的具體方法。」但前提是:「神聖的憲法不由我而違反,民主憲政不因此而破壞,中華民國的國體能夠確保,中華民國的法統不致中斷;軍隊有確實的保障,人民能夠維持其自由的生活方式,與目前最低生活水平」。在此條件下,「和平果能實現,則個人的進退出處絕不縈懷,而一惟國民的公意是從。」

國共內戰與兩岸關係(點擊瀏覽大圖)

+11

蔣介石最後說,「如果共黨始終堅持武裝叛亂到底,並無和平誠意,則政府亦惟有盡其衛國救民的職責,自不能不與共黨周旋到底。」

這一天,蔣介石還率兒子蔣經國拜謁南京中山陵,又到教堂祈禱。在當天的日記中,蔣介石這樣寫道:「今日又是一個新年日了……去年一年的失敗與恥辱之重大為從來所未有。」

毛澤東認為,蔣介石發表元旦求和文吿,是「為了保存中國反動勢力和美國在華侵略勢力」。1月3日,毛澤東發表《評戰犯求和》予以批駁。

1月14日,根據中共中央的決議,毛澤東又發表《關於時局的聲明》,提出八項和平談判條件。分別是:一、懲辦戰爭罪犯;二、廢除偽憲法;三、廢除偽法統;四、依據民主原則改編一切反動軍隊;五、沒收官僚資本;六、改革土地制度;七、廢除賣國條約;八、召開沒有反動分子參加的政治協商會議,成立民主聯合政府,接收南京國民黨反動政府及其所屬各級政府的一切權力。同時命令解放軍在實現和平以前,繼續軍事行動。

為什麼誓言將革命進行到底的中共突然又考慮和談呢?對此,周恩來在《關於和平談判問題的報吿》解釋:「我們現在要考慮的是如何用和平方式來達到勝利,以便使國家少受破壞,多保存一些人力物力,使將來的和平建設多一份物質力量。」

4月1日,南京國民政府代表團到北平(今北京)。經過半個月的和談,15日,中共方面宣布《國內和平協定》(最後修正案),並強調了簽字的最後期限。在4月20日以前,如果南京政府同意就簽字,否則就馬上打過長江去。

4月20日,國民黨認為《國內和平協定》之基本精神,「不啻為征服者對被征服者之處置。以解除兄弟鬩牆之爭端者,竟甚於敵國受降之形式。」因此拒絕簽字,並希望中共讓步,談判破裂。4月21日,毛澤東、朱德發佈《向全國進軍的命令》,解放軍發起渡江戰役,23日攻佔首都南京。

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同年12月國民政府宣布遷設台灣。當時台灣形勢岌岌可危,直至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美國派第七艦隊協防台灣海峽後,才轉危為安。台海兩岸分治的局面持續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