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nar非中國農曆 一句英語「新年快樂」引發中韓歷史源流之爭

撰文:許陳品
出版:更新:

農曆新年期間,華人的親朋友好間無論是在線上聊天或線下見面聚會,一定都會祝對方「新年快樂」。然而,這句英語譯為「Happy Chinese New Year」的祝福語,卻引發了不小的爭議。先是在韓國男團的台灣成員劉揚揚,於Instagram上說了句「Happy Chinese New Year」,引起韓國粉絲不滿;後有幾個台灣Facebook粉絲專頁也糾正,稱農曆新年是許多東亞國家的特色,所以祝福時應稱「Happy Lunar New Year」才對。到底「農曆新年」該怎麼翻譯才更正確呢?

2月8日,加拿大多倫多一名戴口罩的顧客在超市挑選年貨,以迎接即將到來的中國農曆牛年春節。(新華社)

Lunar源自月神 應譯為月亮歷或陰曆

中國農曆新年前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華春瑩分別於2月10日與2月18日舉行記者會。會後外交部網站將「中國春節」譯為「Spring Festival」或「Chinese New Year」,彷佛順理成章,沒有任何疑義。不過當韓國SM娛樂旗下NCT男團的中國分隊「威神V」(WayV)台灣成員YangYang(劉揚揚),在Instagram上說了句「Happy Chinese New Year」,只因在新年前加了「Chinese」這個限定語,卻引起韓國粉絲不滿;後有幾個Facebook粉絲專頁也糾正,稱農曆新年也是韓國、泰國、越南、馬來西亞、老撾等東亞國家的共同特色,鼓吹「不要再說Chinese New Year」,應稱「Lunar New Year」才正確。

回顧過往,2015年創Facebook始人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在農曆新年期間錄製影片,祝福全球網民「Happy Lunar New Year!春節快樂」;然而,當中國超模劉雯於2018年2月19日在Instagram上向網友拜年時講了一樣的英語祝福語,卻引發一些中國網民的憤怒,指責她「忘了自己的根」。為何一個中國農曆新年譯法的不同,會惹來這麼大爭議?用「Lunar」表達農曆新年是否準確呢?

上海外國語大學德語系教授張帆指出,德語將中國農曆稱為「Mondkalender 」或「Bauernkalender」(農民曆),其中「Mond」意指月亮,所以「Mondkalender 」應譯為月亮歷或太陰曆,簡稱陰曆。而英語的「Lunar」就指月亮,源自羅馬神話的月亮女神Luna,在法語、意大利語中也有月亮或月神的意思。因此,無論是英文的Lunar,或是德語的Mondkaleder,都錯誤地將中國農曆當成陰曆(月亮歷),而中國的農曆實際上是陰陽合曆。

中國農曆實為陰陽合曆

一般所說的陽曆,是根據地球繞太陽的公轉時間而定,公轉一圈為365日5小時48分46秒(約365.2422個地球日),等於一個太陽年。為了要調整那每年多出來的0.25日,規定每四年多一個閏日(2月29日),該年稱為閏年,即目前世界上普遍使用的公元紀年法。與地球繞日的公轉不同,陰曆以12個月球公轉周期作為一年,但這樣的歷法雖然一年同樣是12個月,卻只有354日,比陽曆短少11天多。

倘若中國的農曆沒有依照實際太陽年設定閏月,那麼每過3年將與太陽年相差1個月,再過去若干年,將與陽曆差距愈來愈大,恐會出現六月寒冬飛雪、十二月仲夏酷熱的季節顛倒現象。於是,中國農曆參考了太陽的位置,在每19年中設定了7個閏月,雖然造成部分年份出現13個月,可是這樣平均下來每年平均長度就會與太陽年相近。這樣的安排,使中國農曆既考慮了月相的朔望變化,也將隨陽曆而來的氣候寒暑變化反映於其中,使用上更方便地進行農事。

其次,中國農曆中還存在立春、清明、夏至、冬至等「二十四節氣」,而節氣正是根據太陽在公轉軌道(黃道)上執行的位置,以及太陽光對地球照射方式(直、斜射)、照射時間長短不同而制定。相較之下,陰曆只反映了月相的朔、望,但農曆中參考太陽產生的節氣卻能反映一年四季的氣候變化。再者,中國農曆把日月合朔的時刻所在日期定為初一(月首),即真正的朔日,當晚絕對沒有月亮;但完全採陰曆的伊斯蘭曆法,把月首按照教規(新月始生為朔),日期在日月合朔之後,相當於農曆的初二或初三,當天晚上可見到「新月」。由此可知,中國農曆並非單純的陰曆,乃是「陰陽合曆」的產物,「稱Lunar更合理和中性化」的說法顯然站不住腳。

韓國「去中國化」:強調文化主體性

既然中國農曆是陰陽合曆,亦在東亞文化圈中廣為流傳、使用至今,但台灣男星劉揚揚在Instagram上說「Happy Chinese New Year」反遭猛烈抨擊:「在韓國活動的話至少看點韓國的眼色吧」、「想在韓國活動的話應該寫Happy Lunar New Year,你的所屬公司不是在韓國嗎?」、「觀感上不是很好,希望揚揚可以從這次錯誤學習,以後不再發生類似的事件」。諸如此類的批評,反映的是當代韓國在塑造文化主體性的「去中國化」思潮。

確實,農曆與春節乃是基於中國的自然環境、氣候條件,以及漢民族的農耕生產方式所逐漸發展出來的風俗習慣,書寫春聯、燃放爆竹(鞭炮)、年獸傳說、祝福紅包(壓歲錢)、吃團圓飯、食用餃子等,均為構成中國春節的文化符號,具有強烈的中國文化在地性。日本學者西嶋定生(1919—1998年)指出,冊封(朝貢)體系、漢字(書面語)、漢傳佛教、律令制等要素組成東亞(漢字)文化圈,加上曆法(農曆)、毛筆書寫、飲茶文化、筷子餐飲、建築風格、儒家哲學、民俗習慣、禮儀、政治思想、工藝技術,以及命名地名的習慣。像是朝鮮王朝時學習中國唐代的「道—州」制,劃分了朝鮮八道,並沿用至今。

不過就在二戰結束,韓鮮半島擺脱日本殖民不久,民眾對日本強迫使用漢字的政策相當反感,更加上美蘇冷戰體系形成、韓戰爆發,作為親美、反共陣營一員的韓國,對(共產)中國的排斥達到頂點,使得李承晚政府(1948—1960年在任)順勢推行「去漢字化運動」,而後總統朴正熙(1962—1979年在任)下達「全用韓字」的6條規定,並自1971年起廢除中小學的漢字教育,以此創建民族文化主體性。2005年,韓國將首都名稱從「漢城」(漢江陽面之城,故此前稱為漢陽)改為首爾,棄用「山南水北為陽」這種傳統中國的地理命名法,就是一個顯著的案例。

15世紀,朝鮮世宗大王下令整頓天文曆法,並制定出了《七政算內編》和《七政算外編》,使朝鮮半島終於擁有自己的歷法與天體運行的計算。圖為朝鮮世宗大王李裪雕像。(Flickr)

話說回來,部分韓國網民反感藝人明星說出「Happy Chinese New Year」的話語,考察朝鮮王朝的歷史可以發現,15世紀時朝鮮世宗大王(1418─1450年在位)下令整頓天文曆法,並制定出了《七政算內編》和《七政算外編》,其曆法絕大部分與中國同步,但大小月與中國有所差異,閏月的月份也與中國農曆不同,且不但較元代《授時歷》更準確,與現代測算也只差了1秒,多年以來依賴中國天文曆法的朝鮮,也終於擁有自己的歷法與天體運行的計算。

其基礎雖然來自中國,但又發展出自己的特色,早已不需要排斥、迴避自身文化源於中國的史實。況且中國從來沒有想要獨佔農曆或中華文化,甚至鼓勵其向外傳播,進而在全球範圍內被接納與認同,成為與世界各國共存、共享的「公共財」。也許,這樣才是身為地球村成員該有的開放態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