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缺水史|戰後水利大躍進 曾文水庫如何成為台灣之最

撰文:許陳品
出版:更新:

據台灣水利署公布的資料顯示,台灣平均年雨量在2,500公釐左右,儘管高於世界平均973公釐,但事實上每人每年分配的雨水量只有3,916立方公尺,不及世界平均(21,796立方公尺)的五分之一,在全世界缺水的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18!自1949年迄今,台灣共發生四次嚴重的旱情,不僅豐、枯水年的差距擴大近一倍,旱澇交替發生的頻率也愈加密集。面對這般艱困的自然條件,戰後至今的台灣政府又是怎麼解決旱象的呢?

從台灣1949年至2010年的年雨量統計圖顯示,豐枯水年差距從原本的1,100公釐擴大至2,000公釐,豐水年和乾旱年發生的頻率也愈加頻繁。(台灣經濟部,《台灣水資源的挑戰與因應》)

戰後初期:防水災、增農產

二次大戰末期,盟軍對日本殖民下的台灣展開多次空襲,有超過40萬公尺的堤防遭到嚴重損毀,這也使得戰後初期台灣屢屢面對嚴重的水災。像是1948年台中暴雨,造成大安溪、大甲溪、濁水溪、烏溪等河川氾濫成災,沖毀房屋705幢、淹沒土地13,000公頃。今老一輩台灣民眾餘悸猶存、發生於1959年的「八七水災」,使得全台667人死亡、942人受傷、失蹤408人,房屋全倒27,466間、半倒18,303間,受損農田達13餘萬公頃,總損失估計為新台幣37億元,佔前一年國民所得總值的12%,故趕工修復堤防為戰後初期的水利工程重點之一。

戰後不久,國民黨政府在國共內戰中慘敗、撤守台灣,據台灣輔仁大學歷史系教授林桶法的研究,從1945至1953年遷台的軍民總數約有120萬人,使台灣在短短數年間增加了五分之一的人口。人口激增、食指浩繁,恢復糧食生產、解決農田缺水灌溉的問題更是重中之中。台灣史學者陳鴻圖指出,除了積極修復受戰爭摧殘的堤防,國府發現,日殖時期水利設施可灌溉面積原有54萬公頃,經過戰火洗禮,實際可灌溉面積鋭減一半。在中華民國農村復興委員會(農復會)、各地農田水利會的規劃與農民投入重建,1952年恢復至48萬公頃。截至1986年台東卑南上圳灌溉工程完工,國民黨政府遷台後用了不到40年的時間,使全台灌溉面積新增21.81萬公頃。

此後,國民黨政府繼續修建日殖時期遺留未完工的水利工程,以及在屏東鹽埔、宜蘭三星、高雄鳳山、彰化二林、彰化員林(八堡)、雲林斗六(斗六大圳)等地進行土壤改良工程,還有興建新的大型灌排工程、水庫、開發地下水、海埔新生地,推動輪流灌溉、農地重劃等節流工程。其中又以興建水庫為主要的水源開發方式,台南曾文(5.95億)、台北翡翠(3.27億)、桃園石門(2.51億)、台中德基(1.83億)、苗栗鯉魚潭(1.22億)等水庫的計劃有效蓄水量均超過上億立方公尺,遠超日殖時期興建的嘉義蘭潭(979萬)等大型水庫。綜觀日本殖民時期,只有日月潭(1.71億)與烏山頭水庫(1.03億)的計劃蓄水量超過上億立方公尺。

台美日通力協作 戰後台灣水庫No.1誕生

1930年,日籍土木工程師設計的嘉南大圳完工,至今仍是台灣雲林以南地區重要的灌溉水利工程。圖為台灣嘉南大圳濁幹線第一制水門及附屬放水門井。(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於1967年開工、1973完工的曾文水庫,至今仍是台灣最大的水庫,不過他的建設構想,卻來自建設嘉南大圳的八田與一,以及戰後美國的美援公署贊助、內政部墾務局顧問團指導,以及日本政府海外經濟協力基金提供台灣政府1.5億美金的長期低利貸款,日本工營株式會社與台灣省政府簽訂工程顧問服務合同,才有今天的規模。

1930年,嘉南大圳、烏山頭水庫完工,雖使嘉南平原7.9萬公頃農田得以獲得灌溉,但因供水量仍是不足,當地只能以三年輪作(一年稻作、一年雜作、一年蔗作)的方式進行耕作,其中又以烏山頭水庫附近缺水最為嚴重。陳鴻圖表示,日籍土木工程師八田與一於1939年建議,在今曾文水庫壩址的柳藤潭位置築混凝土重力壩一座、壩高95公尺,蓄水量可達2億立方公尺,但因為日本舉國投入侵華戰爭與太平洋戰爭,無暇顧及重大工程建設,遂使建壩計劃擱置。

戰後台灣光復,經過嘉南農田水利會、台灣省水利局測量,於1959年在水利局下設「第三規劃隊」,着手進行研究在曾文溪建設水庫的可行性。兩年後,水利局提出《曾文水庫計劃初步規劃報告》,建議在石公或柳騰潭兩個可行壩址興建高壩蓄水。迄1965年,在「農復會」、台行政院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經合會,今台「國家發展委員會」前身),以及國際開發總署駐華美援公署(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US Aid Mission to China,美援公署)贊助下,由美國內政部墾務局派遣五人顧問團赴台指導,水利局完成《曾文水庫計劃可行性報告》。翌年,日本政府海外經濟協力基金同意提供台灣1.5億美元的長期低利貸款(年息3.5%),指定其中4,400萬美元作為修建曾文水庫所需外幣部分之財源,而後由日本內閣決議由日本工營株式會社承辦,曾文水庫就在台、美、日三方人員通力合作的情況下展開建設。

經過整整6年的施工,1973年10月曾文水庫完工蓄水,有效蓄水量為5.95億立方公尺,是烏山頭水庫的5.7倍,石門水庫的2.4倍,規模至今仍居全台之冠。其雖然僅增加2,979公頃的新灌溉面積,卻使當地從三年一作變為三年兩作,年增稻穀11萬公噸、甘蔗3.1萬公噸,以及玉米、花生、大豆等雜作均呈現增產。不僅如此,曾文水庫溢洪道的設計,可讓原先每秒8,420立方公尺的洪水,下降至每秒6,000立方公尺,完全可以抵禦「百年一遇」的大洪水,當地給水普及率也從36%高漲為87%,民眾亦無須再飲用地下水或沿海一帶含砷過量的水源。此外,台灣煙酒公賣局成功啤酒廠、隆田酒廠、台糖新營副加工廠、南靖糖廠、南光紙廠、新營紙廠、統一公司新市場等工業用水,通通獲得解決,促進工業發展。

俗語說「有水當思無水之苦」,眼看從1949年起至今,台灣共有六次豐水年(1953、1972、1990、1998、2005),四次乾旱年(1963、1980、1993、2002),兩者不僅交替出現,頻率也亦加密集。原先豐水年間隔18年左右出現,近年縮短為7年;枯水年原相隔17年,而今縮短至9年,代表旱澇交替頻率增快、極端值擴大,台灣從官方到民間應仔細思考,如何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兼顧環境保護,尤其是提高各目標的用水效率,開發多元化的備用水源,嚴格執行對天然水資源開發利用的總量管制,才能使百年來本就缺水的台灣島獲得真正「解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