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鮮卑族皇帝面容的佛像 雲岡石窟實為北魏皇帝廟?

撰文:林君穎
出版:更新:

雲岡石窟於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距今已20周年。但石窟歷經千年下來,石像飽受自然風化的侵蝕,為了保護這個珍貴的世界文化遺產,中國考古團隊近年以數字化的方式,1個月拍攝超過50萬張照片、全覆蓋的影像數據來保存石窟。未來將可通過3D打印的方式上色,就能造出完全等大、同色的石窟。

工作人員正在雲岡石窟的五華洞內進行影像數據採集。(新華社)

説到過去中國歷史上開鑿石窟寺廟的鼎盛時期,與印度佛教傳入有密切關連,從西邊的新疆、河西走廊、陝北關中區域,到華北和東北等地區,都有石窟寺廟的蹤影。今日中國三大石窟:敦煌莫高窟、雲岡石窟與龍門石窟,其中雲岡石窟幾乎全為北魏時代(386-534年)的作品。

北魏是由鮮卑族拓跋氏所建立的政權,拓跋珪(371-409年)稱帝後,於天興元年(398)時遷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開始進一步學習中國文化,並對佛教沙門、道教道士均加禮敬。

但是到太武帝拓跋燾(408-452年)時,因發現寺院私藏兵器而大舉滅佛,詔書斥責佛教為「西戎虛誕,妄生妖孽」,並頒布毀佛政策。不過7年過去,北魏依然佛教盛行,繼位的文成帝(440-465年)在位滿一年後,便下詔恢復佛法,並於武州塞(今大同雲岡),開鑿石窟。目前雲岡現存的石窟,均屬於文成帝復興佛法後所建。

根據1977年出版的《雲岡石窟》一書的記載,主要洞窟有53個、統計有1100多個小龕、大小造像有51,000多個。主要的洞窟大都是文成帝和平年間(460-465年)至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共約30多年的時間開鑿的,小型窟龕則一直延續到孝明帝正光年間(520-525年)。

《魏書》載:「和平(文成帝和平年)初,師賢(來華的印度僧人)卒……於京城西武州塞,鑿山石壁,開窟五所,鐫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飾奇偉,冠於一世」,文中提到的五座石窟,即今日雲岡石窟編號第16至20窟,又稱作曇曜五窟。

而這第16至20的石窟佛像,就是拓跋皇室的家族群造像。因為當時高僧法果提出一個説法:「太祖(拓跋珪)明睿好道,即是當今如來,沙門宜應盡禮。」除親自禮拜北魏皇帝外,還稱「能鴻道者即為人主,我非拜天子,乃禮佛也」。把皇帝當如來佛祖一樣恭敬禮拜,這一觀念的普及而造就出雲岡石窟一座座刻有皇帝面容的大佛,整個雲岡石窟的初期開鑿可説是建皇帝廟。

與龍門石窟相比,敦煌石窟與雲岡石窟很幸運地仍保留許多炫麗的色彩,比如雲岡第12窟,鑿刻題材與音樂有關,整個石窟充滿鮮豔色彩。似乎可以通過這些豐富的顏色,隱約聽到飛天的樂舞聲。不過以皇帝為題材的第16到第20窟,就沒那麼幸運,石像的色彩大部分都消失殆盡。

雲岡石窟除了有北魏皇帝面容的佛像外,最大的價值在於其融合了中西文化特色,像是石窟中不僅有印度佛教特色石柱,還有古希臘的愛奧尼亞、科林斯石柱風格;有印度穹廬頂,也有中式宮殿樣式。相信通過現代科技,讓飽受風霜的石窟煥發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