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狗食日必有災異? 古代天文學徘徊在自然現象與神秘啟示之間

撰文:林君穎
出版:更新:

近日,改編自知名作家顧漫的同名小說、由影星迪麗熱巴、楊洋主演的《你是我的榮耀》播出。劇中由楊洋飾演的男主角于途,是位懷有夢想的航天設計師。今日說到中國古代天文,大眾總會率先想到將星體與災禍劃上等號,像天狗食日等迷信印象。不過,對於一個長期進行天文觀測與記錄的民族來說,真的不會發現到太陽、月亮與地球之間的運行特色嗎?

電視劇《你是我的榮耀》中的男主角于途,有着航天夢,歷經波折終於成為航天設計師。

學者陳侃理研究,從周代起,古人便把日食、月食視為重大凶兆,認為這是日月違背正常運動規律、「反常」,這個觀念到漢代依然盛行。由於將災難與星星的移動變化連結起來,以此衍生出一套解釋災異、政治與人事的學說,稱為「災異論」。

這是因為長期觀測,從中發現某些星體異常的移動,因此災異論主要探討的是「變」與「非常」。不過到了秦漢時期,隨着觀測儀器與計算的進步,部分學者對於日食的原理、發生規律有所了解,對於周代以來的觀念產生疑惑。

成書於明代的《大明天元玉曆祥異圖說》記載各種日食情況,右起依序為「日食妖氣」、「日食大風」、「日食暈如鳥夾」。前兩者多解為將有少數民族犯邊或宰相專權,後者則是「后妃有謀」。(《大明天元玉曆祥異圖說》)

由於漢代天文與歷史還尚未分家,因此太史令不僅掌管史書編篡,還要編寫天文曆法,《史記.天官書》還載有月食周期:「月食始日,五月者六,六月者五,五月復六,六月者一,而五月者五,凡百一十三月而復始。故月蝕,常也」。司馬遷(公元前145-?)說明月食發生具有周期性,更明確指出月食是「常」,表明其規律是正常現象。

但司馬遷的說法,也讓人們對於周代以來既定的凶兆,如日食、月食等,逐漸產生困惑,到底算是天行有常,還是天有異象?

東漢思想家王充(27-97年),直接在著作《論衡‧治期篇》寫道:「在天之變,日月薄蝕。四十二月日一食,五十六月月亦一食。食有常數,不在政治。百變千災,皆同一狀,未必人君政教所致」,明確寫下天上星星之間的移動變化與人間的災禍無關,這樣的說法與自古以來的「天人感應說」背道而馳。

《後漢書》還記載靈帝光和元年(178),任職侍中的韓說精準預測日食。即便在戰爭頻繁的魏晉南北朝,仍有天文學家堅持不懈觀察星象。北齊天文學家張子信,有三大天文發現,其中兩項對於日食觀測有深遠的影響,儘管他沒有制訂曆法,但隋代的《皇極曆》、《大業曆》,還有唐代的《麟德曆》、《大衍曆》、《宣明曆》等,皆是在張子信的基礎上,改進推算方法制訂而成。

從東漢到唐代,中國古代學者在天文觀測、演算方面大有突破,可自周代以來的災異論結合儒家思想,導致大部分的經學家仍堅持原有看法,認為日月食是災禍、世界是「天圓地方」(蓋天說),為此許多天文學家與經學家展開一場又一場的辯論。

不過這些論爭到了唐代就戛然而止,因為日食推算技術已獲得顯着的突破,預測的水平也大幅提升,能夠被預測發生時間的日月食,也不再是罕見、神秘又會帶來災厄的現象。

在這樣的氛圍下,唐代經學家孔穎達(574-648年)還用日食推算法,反過來質疑《春秋》、《左傳》中的日食記載之真實性。由於漢代以來的曆法者皆認為要經過173天以上,日月才會交會一次,可是《春秋》卻記載了襄公二十一年(公元前552)、襄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49)皆連兩個月發生月食,孔穎達於註疏中直接寫:「今七月日食既,而八月又食,於推步之術,必無此理。蓋古書磨滅,致有錯誤」。

唐代經學家孔穎達對於天文曆算有一定的認識,才有辦法看出《春秋》、《左傳》中有關日月食記錄的錯誤之處。(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唐代經學雖已接受不少天文曆算的研究成果,且孔穎達在面對相關天文記載也多選擇相信曆算而非經書,不過他對於承自周代以來的「災異論」,仍持正面看法。覺得該學說有其必要性,是教化的輔助手段,用以勸誡人主,不可捨棄。

雖然東漢以來,無數天文學家指出日月食是相當正常的星體運行現象,但從孔穎達的看法中,可以知道至少到唐代為止,儒家的思想根基並未被動搖,因此星星的移動軌跡還是與人世間的災禍牽扯在一起,深深烙印在曆法、禮制與人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