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為何推測「天是圓的」? 新石器時代玉壁呈現玄機

撰文:林君穎
出版:更新:

夏日的夜晚對於居住在北半球的民眾來說,是觀星的好時機,周日及周一 (1日及2日)的晚上,就剛好發生了特殊天文景象「土星衝」,即太陽、地球、土星三顆星體排成一直線。此時的土星看起來最大、最明亮,若用天文望遠鏡可以清楚看到美麗的行星環,還有機會看到土星的衛星,是最佳的觀賞時機。浩瀚無垠的宇宙,至今仍吸引着人們前往探索,那麼中國古代的天文觀念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2021年8月1日、2日晚上有難得一見的「土星衝」奇景。圖為2007年1月9日,穿過土星環的星塵,看起來像是一個小光點。(VCG)

台北故宮博物院近日舉行「夏日沙龍」活動「故宮裏的天文世界」,邀請講師劉智湧通過館藏文物,來講解中國古代天文觀念的由來。

劉智湧首先通過兩件新石器時代文物,說明古人眼中的「天圓地方」。第一件是出土自龍山文化(約公元前2500-前2000年)的齊家系玉壁,儘管受限於當時的工藝技術水平,玉壁外形不甚圓、厚薄不一、拋光不佳,但這件文物代表了古人對「天」的想象。

雖然龍山齊家系玉壁不如後世各朝代製作的玉壁精緻,但具體呈現中國古代天文觀。(台北故宮供圖)

無論古今,人們總愛觀察夜晚的星空。現代人通過精密器材拍攝的星軌圖,可以清楚看到每顆星星移動的軌跡,但在過去則要有相當的耐心,一天天記錄。對於古人來說,星星移動的方向,就像現代星軌圖所拍攝那樣,是像同心圓般地周而復始,這也是為何古人會得出「天是圓的」結論。至於古人對天的遙想,亦完整在玉壁上呈現。

台北故宮在這件文物的說明牌上,寫下一首詩「仰望,日月東昇西落,芎蒼似壁圓。凝視,玄鳥翱翔而來,生機似天降」,道出了古人觀察天空,得出天像圓形壁玉這樣的結論;而玄鳥,從很早的時候起,便視為人與「天」溝通的使者。

接下來是良渚文化晚期(約公元前2500-前2200年)的玉琮,這件文物具體呈現了古人對「地是方的」之看法。玉琮外形呈現深碧綠色,由泛深淺赭斑的閃玉(Nephrite)雕琢而成,是個厚實、略呈上大下小的高方柱體。良渚文化的玉琮有個鮮明的特色,即玉器上有小眼、大眼面紋的組合花紋,不過晚期時常以多層小眼面紋裝飾。

這件玉琮分有17節,4邊共雕琢68個最簡化的小眼面紋。從下而上俯視玉琮,便能看到中間有圓孔,象徵「天圓地方」。此外玉琮中間的圓形通道,還具有跟上天溝通的意象。中國古人對於天文的想象,可從上述兩件新石器時代的文物看出端倪。

自新石器時代以來形成的天文觀念,並不只有「天圓地方」,除此之外還有北斗七星、四象等。

關於四象,於殷商時代便有文字記載,主要是將天空劃分四個領域(四宮)、結合四方,為:東青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並搭配四季與二十八星宿。星宿指的是星星停留的場所,從四宮、星宿等名詞,可以看到先秦以前,古人便早早將「天」,想象成了帝王居所。

學者推測四象之所以重要,可能與農業活動、商代的四方巫祭活動有關。古人依據春分劃分一年四季,便是以春分前後初昏時的天象測定四象,其中就需依靠二十八星宿的位置來判斷。

從台北故宮典藏的漢代四神獸染爐,4邊分別以鏤空的四神獸:青龍、白虎、朱雀與玄武為飾,便可以清楚感受到,自新石器以來中國社會對天的觀測、添加的解讀皆傳承於後世,成為中國天文觀的重要概念與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