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圈危機|回顧不同年代的瘋狂粉絲 畸形追星文化如何回歸理性?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曾在微博坐擁五千萬粉絲的加拿大籍明星吳亦凡,7月31日被北京警方以涉嫌強姦罪刑事拘留,震撼兩岸三地乃至國際。儘管案件目前仍在調查階段,但不少網民已達成「共識」——警方刑拘說明已經掌握決定性證據,吳亦凡從紅極一時的巨星淪為「階下囚」服刑只是時間問題。

後來又傳出吳的粉絲群起商討「劫獄」計劃營救偶像,引起央視、《人民日報》等官媒重視,狠批這些粉絲已經走火入魔,必須盡快矯正畸形的追星文化。

不可否認,「飯圈」作為粉絲一種組織化、專業化利益圈層,近年來因集資、打榜、人肉、撕番、出征等鬧劇飽受詬病,追星主力軍95後和00後更被貼上「反智、腦殘」標籤,成為受抨擊最多的對象。不過,飯圈亂象亟需整頓,並不代表追星文化都是「洪水猛獸」,偶像崇拜也是人的本質之一,理性追星亦可帶來正面影響。

+1
廿九歲頒獎的晚宴 Fans太瘋癲
《十七歲》劉德華

每一代人都有他們特有的追星方式。買磁帶和收音機偷偷聽鄧麗君,是大陸70年代和80年代追星的獨家記憶。到了90年代,港台文化繼續席捲內地,台灣的小虎隊被看作華語偶像團體的鼻祖,香港娛樂圈也出現四位天王級的巨星——劉德華、張學友、黎明、郭富城,讓追星一族進入巔峰時代。

當時互聯網還未普及,年輕人的追星方式是到處搜羅跟偶像有關的雜誌,用剪報方式整理收藏,或把簽名海報貼滿房間牆壁。社交媒體也尚未出現,粉絲想跟偶像互動,往往是親手寫信以表達喜愛。

踏入21世紀,周杰倫的歌成為新一代年輕人的青春回憶。這位被家長詬病「吐字不清」的偶像,對於80後和90後歌迷來說,卻是當年陪伴自己學生時光的神級人物。手抄一本周杰倫歌詞、用隨身聽和MP3反覆聽歌、排隊買演唱會門票等等,都是屬於那個年代的追星故事。

後來湖南衛視全民選秀節目《超級女聲》橫空出世,草根崛起成長為國民偶像,更讓許多人第一次見識到「粉絲」的力量。也正是自2005年開始,投票成為內地選秀節目的關鍵一環,粉絲開始自發組織粉絲團並形成規模。為了給偶像投更多票,甚至出現了粉絲批發電話卡、專業公司代投的行為,粉絲在街上拉路人投票的事蹟亦經常見諸報端。

在此後的「流量偶像」時代,社交媒體崛起,粉絲話語權暴漲,《創造101》和《偶像練習生》等選秀節目的走紅,更令內地的偶像產業開始形成了一條趨於成熟的資本「造星」、粉絲打投、商業變現的產業鏈條。

在追星方式上,偶像明星的粉絲團組織分工更加清晰,也就是從「散粉」變成「飯圈」,成員按職責分為文案組、數據組、反黑組、美工組等等,大家分工明確、各司其職,願意使出渾身解數「刷數據」、控評,為偶像在各大平台爭取最多曝光度,提高商業價值。

惟2018年後伴隨一系列負面新聞爆發,外界的對飯圈的印象逐漸變差,飯圈引發的課金競賽、網暴罵戰、數據造假、私生飯騷擾等荒誕鬧劇。這在此前一系列文章中已討論過

延伸閱讀:青春有你3|余景天父母傳涉毒累及節目停錄 粉絲倒牛奶打投被批

+1

值得注意的是,極端、偏執、病態的追星現象並非今天的飯圈獨有,每個時期都存在著「瘋狂追星族」。

香港80年代的「譚張爭霸」在傳媒的渲染下硝煙四起,譚詠麟與張國榮兩位歌手之間的競爭,竟逐漸演變成粉絲之間的對抗。在一次頒獎禮結束後,雙方粉絲甚至大打出手。此後,惡言相向、街頭互毆、散播謠言等一系列粉絲鬧劇持續了整整一年,最終以譚詠麟退出領獎台,張國榮退出歌壇才得以終結,可謂兩敗俱傷。

瘋狂迷戀劉德華的「超級粉絲」楊麗娟也曾釀成家破人亡的悲劇。父親楊勤冀為了助她追星,不惜賣樓、舉債,甚至企圖賣腎。2007年,楊麗娟希望單獨跟劉德華見面,未能得償所願,楊勤冀竟選擇在天星碼頭跳海自殺,以死相逼。父親的離世給楊麗娟前所未有的打擊,事件也提醒世人不要過度迷戀偶像。

「追星的人,其實追的是自己。你其實是在為自己設計著一個你理想中的生活的人設狀態,你其實最終追來追去,你追的是自己的影子。」
撒貝寧

應該注意到的是,追星本身沒有錯,粉絲文化不全是負面標籤,飯圈亦非一無是處,最重要的還是引導粉絲理智追星,將追星的動力配合個人成長發展,讓自身變得更優秀。

在微博話題「飯圈女孩到底有多少技能」中可以看到,很多粉絲在後援會中參與策劃推廣、文案、後期剪輯、美工等工作,獲得自我認同感和成就感。有人為了宣傳偶像,自學影片剪輯和PS;也有人為了能更快看懂日韓和歐美的綜藝節目,自學他國語言。

TFBOYS-王俊凱的粉絲李汝佳在2018年高考考上北京大學,她的追星故事更是為人稱道。作為一名「飯圈女孩」,李汝佳也曾像其他粉絲一樣不分晝夜投票打榜,甚至跑到外地參加偶像的應援活動。而這些舉動在外人看來都無法理解,李也因此受到朋友的嘲諷,被定義為「腦殘粉」。儘管她當時想努力去爭辯,但卻發現沒有什麼能反駁,於是她開始思考,如何證明追星有意義。

最終李汝佳決定更加努力學習,並定下了考上北大的目標。她後來在節目上也分享自己的追星體會:「一味的去崇拜,這樣只能迷失自我,而只有讓自己變得更優秀,才能夠更有底氣,向大家證明,我對他的喜歡是正確的,這才是正確的追星方式。」

據李汝佳回憶,每次她學習累了,就拿出王俊凱的照片看一下,不僅可以消除壓力,還備受鼓舞。在面對繁重的課業時,李汝佳也想過放棄,但偶像的一句話讓她最終堅持到底——「如果夢想有捷徑的話,那麼這條路的名字一定叫做堅持。」

+5

除了粉絲自身的覺悟,另一方面,明星作為社會資源豐富、號召力強大的團體,不僅在作品上影響眾人,也肩負著重大的社會責任。比如,作為具有時代意義的民選偶像,《超級女聲》冠軍李宇春和她的歌迷在2006年成立了玉米(「宇迷」諧音)愛心基金,開創了內地首個由歌迷捐設和命名的專項基金的先河。

十五年來,粉絲每年都會以公益捐款形式為李宇春慶生,李宇春本人每年也會捐贈一筆款項,這些善款會用來資助貧困及殘障兒童,而基金會的身影也會出現在地震、洪澇、疫情等自然災害和公共衛生事件中。如今,做公益追星的已不止李宇春粉絲,還有很多粉絲後援會以偶像名義發起公益行動,如捐建希望小學,成立「公益應援個站」等等。由此可見,粉絲公益應援也是值得推崇的追星方式。

延伸閱讀:一樣追星,兩種表現 MIRROR粉絲為何未有「飯圈化」?

1993年的頒獎禮上,四大天王同台演唱。(影片截圖)

至於如何引導粉絲理性追星,偶像本人自然責無旁貸。「歌神」張學友就做過很好的示範,在四大天王「爭霸」年代,他曾在一次頒獎禮坦言,自己目睹「譚張爭霸」時代歌迷的罵戰,感到十分心寒,因此呼籲相同的情形不要在四人身上發生,並祝願樂壇和睦相處,喜氣洋洋。隨後四人在台上相擁,共同演唱《朋友》,成為當時一段佳話。

在偶像明星之外,還有很多因素影響粉絲的追星行為。如今社交平台方作為粉絲追星的集中地,也理應積極承擔監督責任,遏制誘導粉絲集資、打榜、控評等行為,打擊網絡暴力以及粉絲群體非理性發聲的舉動,才能提供更好的網絡追星環境。

本周二(8月6日),微博叫停了成立7年的「明星勢力榜」,也算是及時回應相關的整頓要求。此前,騰訊也開展了「飯圈亂象」專項整治,抖音則宣布會打擊無底線追星行為。但要遏制娛樂經濟在失序中野蠻生長,有建議認為,未來也許還需規範資本市場,打破明星「流量至上」的執念,建立以專業技能、社會責任等為指標的多元評價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