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原來不是情人節 宋代婦女爭相敬拜一位印度來的神|歷史探秘

撰文:林君穎
出版:更新:

一年一度的七夕即將到來,但適逢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期間,情人談感情外也要多注意防護,避免群聚感染。不過各位可知道有「中國情人節」之稱的七夕,在過去可是專屬女性的女兒節?

農曆七月初七,是中國傳統的七夕佳節,也被稱為「中國情人節」,有不少年輕的新人選擇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裏領取結婚證。(VCG)

今日許多眾所周知的傳統節日習俗、民間信仰中擁有廣大信徒的神靈,多於宋代形成,其中也包括七夕。宋代時的七夕相當熱鬧,與今日專屬情人之間的節日氛圍不同,當時七夕的節俗活動重心皆在女性身上,在七夕當天,年輕的女孩們會穿新衣、立巧竿、穿針乞巧、歡飲達旦等,有各種熱鬧的活動。

不過宋代七夕的節俗,是一點一滴地從漢代、唐代慢慢累積而成。宋代時的七夕相當特別,並不固定於農曆七月七日舉行,有幾年會提早至農曆七月六日舉辦,不過這種變動,主要取決於朝廷的安排。特別的是,朝廷會在七夕這天組織官方的曝書活動。曝書,自古有之,主要於農歷五月至七月間,將藏書拿出來、放置到太陽底下曬一曬。

由於織女擁有高超的紡織手藝,成為過去婦女追求與嚮往的對象。為了能有雙如同織女般的巧手,自漢代以來衍生出許多乞巧活動,有穿七孔、九孔針,抓蜘蛛放入小盒子卜巧、夜裏祭祀牛郎、織女二星。

漢服帶動起年輕人探究傳統節日,發現七夕竟不是情人節而是女兒節。圖為2009年廣州舉行的乞巧文化節,當天有許多熱愛漢服的女孩,身穿漢服手拿針線乞巧。(VCG)

由於宋代七夕婦女們需準備各種乞巧的物品過節,因此於七夕節前便設有市集、藥市,方便民眾提早準備。另外,七夕還有互送果食等習俗,《夢梁錄》載:「又於數日前,以紅熝雞、果食、時新果品,互相饋送。禁中意思蜜煎局(官府設置、專門研發製作蜜餞果乾)亦以鵲橋仙故事,先以水蜜木瓜進入」。

除了有好吃的,還有好玩的,而且宋代七夕不再是未婚女性專屬,許多已婚婦女也會參與七夕活動,不過她們不是想要乞巧,而是想求子。宋代婦女的七夕求子心願,可以從泥塑娃娃-磨喝樂(梵語mahoraga音譯,亦稱作磨合羅),窺看出一二。

磨喝樂源自佛教,是佛祖釋迦牟尼的兒子,有着蛇首人身的外形,不過於唐代傳入中國後,卻演變成孩童形像,更成為七夕節的主要祭物之一。

源自印度佛教的磨喝樂,外貌為蛇首人身。傳入中國後,演變成手持荷葉、蓮花的孩童。圖為北京故宮館藏的宋代蓮花童子像。(北京故宮)

宋代婦女有多喜歡磨喝樂呢?這可從史學家司馬光(1019-1086年)的詩作《和公達過潘樓觀七夕市》看出端倪:「……誰家油壁車,金碧照面光。土偶長尺(一尺約24.9釐米)餘,買之珠一囊」。主張節儉的司馬光寫這首詩,主要用來批評人們過七夕時的鋪張浪費,不過詩中的「土偶」,指的就是泥塑娃娃磨喝樂。

《夢梁錄》也有記載:「內庭與貴宅皆塑賣磨喝樂,又名摩喉羅孩兒,悉以土木雕塑,更以造彩裝襴座,用碧紗罩籠之」。雖然文獻記載磨喝樂主要為泥塑、木雕,但考古文物中亦有象牙、玉、蠟等材質的娃娃。

不過,婦女們可不是將磨喝樂買回家後,找個地方供起來欣賞就行了,她們還會仔細地打扮娃娃,給它們穿上不同的服飾,精緻一點的磨喝樂還能調整關節,改變姿態呢!就像是今日的小女孩玩具-芭比娃娃(Barbie)一般!

除此之外,市井兒童皆「手執新荷葉,效摩喉羅之狀」,有些人家會給家中、族內的孩子打扮成磨喝樂的樣子,讓他們表演節目、玩耍。宋代磨喝樂的流行,學者認為這是七夕結合佛教影響下,所形成的求子風俗。

綜觀漢代至宋代七夕的變化,可以發現近代以來在商人的炒作下,七夕不斷被加深牛郎織女的愛情、戀人等印象,讓長久以來本屬於女性的女兒節、婦女節,搖身變為情人節。